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彝族灵魂观认为,人死有“祖灵魂”。“祖灵魂”被附于“竹根”之上,做成象征亡灵之魂的祖灵牌供于神龛之上,受家人祭祀和敬拜。彝族“竹”崇拜的实质是灵魂不灭观念。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美姑县是毕摩的主要聚居地,形成特殊的地域化,被誉为“毕摩化”之乡。积极探索“毕摩化”,充分发挥毕摩化的旅游功能是本的旨意。  相似文献   
3.
毕摩画是彝族传统的绘画之一,本文从绘画工具与材料的视角,探索毕摩画的物化形式和不同媒介构成的绘画艺术语境状态,阐释毕摩绘画艺术的工具材料具有就地取材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特点,同时论证了毕摩绘画艺术与材质“物语“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德元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171-173,176
毕摩是适应早期彝族社会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毕摩的职能就是把人们的愿望告之鬼神,以求鬼神的庇护。在创造继承彝族文字与文化方面及与外民族进行交流方面,毕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彝族毕摩化贯穿了凉山彝族几千年的发展史,它与凉山先民的信仰,意识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作自己作为毕摩的后世传人,对毕摩的源流作了细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7.
彝族用彝文写作的文论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出自于一个社会阶层——毕摩。彝族古代文论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1)以诗论诗,用诗歌的形式来阐述文学的观点;(2)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经验性;(3)文学(包括文论)与历史、经书长期浑为一体,没有分离出来;(4)把民间文学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范围;(5)彝族古代文论家前后的理论观点一脉相承,长时期中变化不大,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毕摩宗教与生态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毕摩宗教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融入和影响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形成一套宗教伦理道德秩序,反映着彝族人在人与人、人与鬼神、人与自然间存在一种意识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制约关系。这种生态观念以不同的仪式化形式表现出来,它在人与神、人与自然的相互认识与作用中,产生有利于意识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对彝族人保持化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毕摩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与彝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中通过对毕摩在彝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与认识,希望对彝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帮助,使皆摩掌握的知识能为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彝族毕摩的历史,进而论述了彝族毕摩的社会角色及其从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