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动坐标系下,对引力塌缩系统的熵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理想流体系统的塌缩是等熵过程,有辐射热流的开放系统的塌缩是减熵过程,对非理想流体系推出了熵变的一般公式,并应用到有辐射中微子的塌缩过程,其总熵是减少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23):64-65
公元185年,中国东汉的天文学家们曾经目睹并记载了一起超新星爆发事件。科学家们宣布,借助美国宇航局在轨运行的两台空间望远镜的帮助,他们于近期成功揭开了有关人类有记录以来首颗超新星爆发的一些谜团,那次超新星爆发发生在大约2000年前。美国科学家揭开中国东汉超新星爆发事件公元185年正值中国东汉,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在天空中观察到一次超新星爆发过程并对此做了记录。  相似文献   
3.
李彦  高敏  张妙静 《广西科学》2015,22(4):411-415
【目的】物态方程对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爆发过程中铁核塌缩、激波产生及其传播等都将产生影响。为了探索对超新星爆发机制解释更合理的物态方程,对比分析2种物态方程对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爆发的影响。【方法】以新前身星模型数据作为输入参量,分别采用Lattimer等(LS物态方程)和王贻仁等(W物态方程)提出的物态方程,对不同初始质量的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的爆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模拟结果。【结果】在LS物态方程下,铁核塌缩结束时恒星的中心密度最高只达到核密度的1.5倍,且得到的同模区偏小,中微子的能量损失较大,这使激波在向外传播过程中损失了较多能量,不利于解释超新星的成功爆发。【结论】W物态方程更能合理解释超新星的成功爆发。  相似文献   
4.
张雪梅 《科技信息》2012,(2):144-144
本文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常微分方程求解知识,建立了恒星在自引力作用下的塌缩动力学方程,求出了精确解,并估计了恒星塌缩成黑洞的最短时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计算了准一维、准二维、球对称、轴对称系统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半轴宽度和粒子数密度,采用求基态能量极小值和令势能等于相互作用能的办法,讨论的问题包括凝聚体半轴宽度的解析表达式、粒子数密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和吸引相互作用系统的塌缩粒子数。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物理学家们对四力统一的研究从没有停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得成功.本文从研究粒子旋转规则出发,发现核内强力仍然是一种旋速更高的电磁效应,四力统一的前景仍然统一到电磁力上。  相似文献   
7.
提起“哈勃太空望远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它让人类的双眼第一次日睹宇宙深空的缤纷景象:连上百亿光年之外的恒星爆炸、塌缩都清晰可见。所以有人说,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但“哈勃”像人一样,经过5次大修,已然接近暮年,由谁来接替它。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一直被视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  相似文献   
8.
天体物理跟宇宙学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引力塌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质量星在其牛命历程的最后阶段的自引力塌缩是引力理论及黑洞物理领域中重要的基本问题。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由于引力塌缩造成的时空奇点有可能被事件视界所包括也有可能被外部的观测者所看到。  相似文献   
9.
建一 《科学之友》2001,(6):16-17
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在宇宙中有一些引力非常大却又看不到任何天体的区域,这种奇异天文现象的主要特征是:1.这个区域有很强的磁场和引力,不断吞噬大量的星际物质,一些物质在它附近运行轨迹会发生变化,在它周围形成圆形的气体尘埃环;2.它有很大的能量.可以发出极强的各类射电辐射;3.由于它极大的引力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于“宇宙为什么是现在这种状态”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本文把目前现存的27种解释按各自不同的特性划分为四类:单极宇宙模式、多重宇宙模式、非物质起因和幻象,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