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系统科学   127篇
丛书文集   310篇
教育与普及   1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5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568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元分析可以对企业产品设计做出快速响应,有效节省昂贵的现场试验费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前产品上市时间。本文归纳了网格单元类型、合格评价指标以及选用原则,针对不同的分析类型选出最佳网格单元类型,避免重复无效的冗余周期。实践案例表明,合理选择网格类型,可以有效缩短求解周期。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研究受汶川地震影响下茂县、汶川以及都江堰三县的植被动态恢复状况,通过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植被指数(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计算2007~2017年各年的植被覆盖度,进一步计算2009~2012年以及2013~2017年植被覆盖恢复率,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探讨该地区植被恢复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在2007~2017年这10年内随着时间逐渐恢复,且恢复较好,但震中区域差异明显;结合实地调查滑坡数据,得知研究区与滑坡区植被恢复都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海拔和道路距离与植被恢复面积比分别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坡向上的植被恢复面积比也存在差异;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密度越大,植被恢复显著点较少;由于各种植被类型的特性不同,导致植被恢复的快慢不同,其中草甸、针叶林、阔叶林及灌丛自然恢复速率较快。可见,研究区内植被恢复受到自然与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震后绝大部分区域植被在10年内恢复到震前水平,但部分区域需要人类进行政策保护,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的决策干预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邹金宝  邹自力 《江西科学》2021,39(6):1041-1045
基于南城县2010年、2013年、2016年与2019年4期遥感解译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重分类为8类,利用Fragstats4.2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分析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FLUS模型预测南城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南城县景观生态风险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带KL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及模式认识程度较低的问题,利用该区壁芯、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古气候和古地貌背景,在层序格架约束下研究沉积环境,分析其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混合沉积,形成于宽缓斜坡、亚热带湿润气候,兼具湖平面、物源、水动力条件周期性变化等条件;该混合沉积包括相缘渐变混合与原地混合两种沉积类型,互层式和组分式两种混合模式,以及4种混合样式。两种混合沉积类型沉积机理不同,混合模式及组合样式表现较大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储层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黄河流域2005、2010、2015年三个时相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黄河流域2020和2025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黄河流域过去及未来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5-2025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以内部转移为主;整体呈"三增两减"特征:未利用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城乡工矿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不断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盖面积变化速率不同.②2005-2025年,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不断提高,分别为1.041 3%、1.625 4%、1.624 9%和1.624 4%,说明人类活动对该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干扰度与日俱增.③过去10 a(2005-2015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但总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态势.未来几年与过去10 a相比维持较稳定的空间增减特征,除黄土高原地区外,黄河流域其他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尚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有限的土地资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面对新的历史环境,城市边缘区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成为了相关专家和学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现阶段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支持电网安全、顺利运行的三道防线之一的继电保护系统,在整个电力保障系统中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自身存在的或外在原因导致的异常和故障有可能会使得电网系统陷入瘫痪之中,从而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难以无法估量的损失。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继电保护系统进入了智能时代,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智能继电保护系统中的故障也越来越重要地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于智能机电系统的故障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1898~2017年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利用ArcGIS为研究手段对哈尔滨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图进行矢量化并分析,进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扩张具有阶段性;各类功能空间占比波动发展并趋于稳定;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方式为向心式、离心式与扩散式并存;行政区功能逐渐趋于明晰,发展至今各个行政区行使各自的功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近现代出现的空间置换效应明显;历史因素、社会经济、政府政策均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科学知识的价值偏向性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科学知识的属性只能满足一部分价值主体的需要。价值偏向不同于价值负载和价值关联。对价值中立且传统类型的科学知识,其价值偏向性由价值主体的差异性决定;对价值中立且新类型的科学知识,其价值偏向性由价值主体的差异性和科学知识的差异性共同决定;对价值负载的科学知识(无论哪种类型),其价值偏向性的决定因素除前述相应因素外,还有科学知识的内容,因为这一内容对不同的价值主体有不同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