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中国陶艺创作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国艺术进入一种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被不设防的带入一个这样的时空,技术理性、消费主义和权力话语共同控制的世界,一个后殖民生产和重建民族文化记忆的年代.中国艺术家所面临的是一个前现代、后工业社会,本土化、全球化、民族化、世界化等各种因素共时共存的复杂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特有的文化、社会问题。而值得中国陶艺界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陶艺究竟应谊以什么样的文化品位面世,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呈现?是以西方社会审美标准和兴趣为基础,还是以中国传统审美习惯为基础,或是以现实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审美心理为基础呢?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在英语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来自尼日利亚的阿切比却尖锐地批评了这部小说,其观点引起了巨大争议.透过阿切比的批评策略,可以追问他的批评作为后殖民批评文本的深刻政治意图,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V.S.奈保尔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和境况。"自我追寻"和"家国寻根"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的过程,这一主题在他的讽刺长篇小说《模仿者》中得到了极富哲理的诠释。本文从小说的主题中凸显出来的殖民地人和移民者在强势宗主国文化下所表现的"幻想破灭的惆怅感"、"身处他乡的疏离感和回归故土的无归属感"以及"漂泊流放的虚无感"为切入点作深入探讨,揭示出现代社会是个荒谬、混乱、毫无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主体破碎,自我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影片《梅兰芳》是陈凯歌近期推出的一部力作,取材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生平事迹,是又一部国产大片。笔者认为,本片与陈凯歌上世纪末的代表作《霸王别姬》存在诸多相似处并于多重意义上构成互文。《梅兰芳》中最为显著的反转是其间男性主体的浮现取代了《霸王别姬》中“易装的男人”,而隐藏其后的是全球化语境中性别/种族间的游戏规则中中国国际地位的转变与第五代导演对于男性/中国想象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后殖民翻译研究也开始呈现新的变化。差异性和融合性,是异质文化之间在全球化环境下共存必然出现的状态。而后殖民翻译研究在这两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到斯皮瓦克的杂糅理论,可以看到这两种趋势都各自不断延伸发展。  相似文献   
6.
吉卜林和福斯特是有关印度书写的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的两位重要作家。本文通过比较吉卜林和福斯特对印度不同时期殖民官员的描述,从后殖民角度揭示文化霸权指引下的文学活动,尤其是小说在形成帝国主义态度和参照系的重要作用,以及西方作家本身存在着的种族与阶级意识歧视与偏见。由此看来,这些参与殖民建构的作家们才是帝国的真正仆从。  相似文献   
7.
张潇匀 《科技信息》2013,(8):508-508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的女儿在美国出生、成长的故事。本文结合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来探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作为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创伤,试图探讨她们创伤的根源以及她们是如何努力摆脱创伤的。  相似文献   
8.
流散现象是近百年来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这种现象的出现造就了流散写作的诞生。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语境下,流散写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流散作家们往往具有双重的民族和文化身份,了解他们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心灵世界和文化身份的变迁,对我们认识全球文艺格局的新趋势、新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批评中的理论盲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的本质特征(即源于解构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变种)出发,从解构/建构关系、意识形态化、话语操持等三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后殖民批评中的误区和盲点,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产生这些误区和盲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身份”与“后殖民话语”已成为后现代文学批评关注少数族裔作家及其作品的习惯性视点.但西化的思想、流寓的状态和文化的杂糅还不足以对巴尔加斯·略萨的身份盖棺定论,因为后殖民视阈下的他是多重矛盾的结合体:对祖国秘鲁有着坚定的“根”认同情结,却在国愁家恨的无奈中自我流放;出生于社会特权阶层,却拥有社会底层对各种独裁的反抗精神;从反民族主义出发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却因为欧化的教育和思想在创作中使用后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