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许多犹太科学家为躲避纳粹迫害,纷纷迁居美国.他们的贡献为美国科学界增光添彩.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制造成功,有爱因斯坦、费米、西拉德、特勒等科学家相当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露骨的性描写和性心理活动的刻画是郁这夫和劳伦斯作品中突出的相同的艺术主题。然而,在他们表面相似 的性爱描写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彼此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情爱作为人之自然属性一直是文学作品关注的主题之一。由于教育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对情爱中的性爱都表现了强大的厌恶感和羞耻心。劳伦斯和贾平凹挑战了世俗对于情爱的传统偏见,他们的作品从情爱与婚姻、两性关系以及情爱与政治等不同层面反映了情爱的自然性、纯洁性和正直性。虽然劳伦斯和贾平凹接受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婚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使他们对情爱之价值的认识和期望值不同,但他们对情爱理想的追求、对情爱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都将情爱作为透视社会的武器,都追求灵与肉之和谐统一的情爱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欣 《科技咨询导报》2011,(21):237-237
《查苔莱夫人的情人》不是人们说的那种色情作品;其用特别的精神信仰与理论为基础,刻画出人们在当时社会制度下精神匮乏的生活状态,从而展现出唯有男女相互间和谐的性行为才可以挽救人类的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5.
奇云 《科技潮》2012,(5):64-65
2012年3月15日,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世界最大激光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进行了一项超级激光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所释放出的192束激光,在230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出1.875兆焦耳的能量。激光束在经过一系列透镜聚焦后,形成2.03兆焦耳的冲击波。这束堪称史上最强的激光在一举打破纪录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陈拧 《世界博览》2013,(6):56-57
费列罗、吉百利、好时、雀巢、玛氏五大巧克力品牌争夺中国消费者心灵和味蕾的战争。20世纪80年代,当费列罗、吉百利、好时、雀巢、玛氏这五大国际巧克力巨头来到中国时,拥有无限潜能的中国市场提供的是一个公平而崭新的竞技场。当时中国人对巧克  相似文献   
7.
“活着,做一个活人,做一个完整的活人”。这是劳伦斯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小说节奏的思想引擎。劳伦斯富有诗人的激情与洞察力,他强调直觉并且着力开掘人的心理深处。其小说充满了蕴涵人物心理的意象与象征,它们诗性地体现人物的内心节奏,在人与人、人与宇宙的心灵契合中,这种诗性的节奏是对机械世界的反动,是对充满生命活力世界的张扬,因此,劳伦斯小说的节奏不仅具有独特的形式美,而且深化 并突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论方言在《儿子与情人》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劳伦斯在著名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文学方言的语言特征及其作用。语言特征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该小说中的方言能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程度 ,突出各人物间的亲疏关系并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从而说明劳伦斯在该小说中用方言写对话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闫丽华 《科技信息》2010,(10):I0170-I0170
《虹》是一部反映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急剧发展、变化时期两性关系的现代主义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劳伦斯描写了三代人的生活经历,以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人生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本文力图从恋母情结、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心理人格论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展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和精神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