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与渔业生物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龙头鱼的优势叉长为120~200 mm,占70.55%,平均叉长165.23 mm;优势体重为10~20 g,占28.21%,平均体重34.10 g。龙头鱼的雌雄比例约为1.70:1,7-9月为产卵盛期;除了7月份以外,龙头鱼摄食等级为0级(空胃)所占比例最高;食性分析结果表明,胃含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龙头鱼,其次为七星底灯鱼,再次为中国毛虾。目前,龙头鱼尚属于资源状况较好的鱼种之一,渔获量较为稳定,资源开发尚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2.
东海区是中国最大的陆架海区。近年来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源源不断地排放入海,使东海区海洋环境遭到污染,渔业经济蒙受较大损失,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当前东海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主题是海事事件的协调与处理、海洋富营养化的控制,以及对污染源的强化管理。为使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迅速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精通法律的管理人才,注重对海洋赤湖的研究并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乃东海区环境与其沿岸经济协调发展之前提。  相似文献   
3.
东海区适宜增殖放流种类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选种的"技术可行"、"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兼顾效益"四个筛选原则,结合东海区各海域生物资源特点和海况实际,初步筛选出大黄鱼、海蜇、日本对虾、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黑鲷等多个品种为东海区最理想放流品种。对放流海区生态容纳量和生物种间相容性,苗种、环境适应和栖息地问题,制定标准技术规范等的探讨可供其他海区和其它种类增殖放流时借鉴。实行多种类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生产方式的综合性海洋增殖渔业,以充分发挥水域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1998~2005年东海区灯光围网的主捕品种、数量分布及其捕捞规模进行调研,研究认为灯光围网的主捕品种为日本鲐、澳洲鲐、竹筴鱼和蓝圆鲹等,且尚有一定的资源量。东海区的灯光围网近年来规模发展迅速,对上述鲐鲹鱼有良好的诱捕效果。从可持续利用资源角度出发,对其应实施规范管理,其措施为:(1)确定大型机轮围网、机帆船灯光围网的规模数量、渔船吨位、马力、网具规格等;(2)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3)成立全国灯光围网协会,配合农业部渔业局对灯光围网制订有关措施,进行专项管理。  相似文献   
5.
伏季休渔制度下东海区带鱼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年东海区带鱼资源动态监测结果,结合有关带鱼课题资料,对东海区带鱼资源从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以来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3 a的伏季休渔,东海区带鱼产量稳定,幼带鱼密度指数也较稳定,高龄鱼比例有所提高,最小性成熟肛长有所增大,渔获带鱼平均肛长有增大的趋势。但是,由于高强度的捕捞压力,东海区带鱼群体组成小型化、低龄化、单位渔获量下降等生长型过度捕捞现象还比较明显,资源状况未有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东海区的无针乌贼资源下降很明显。夏汛产量仅约一万吨左右,只为丰产年份的六分之一。因此,采用人工增殖措施,促使乌贼资源的恢复与增加,已是渔业生产上迫在眉睫的问题。无针乌贼卵量较少。亲体产卵时,将卵缠绕在条状。枝狀的附着物上.当附着物不敷应用时,亲乌贼会将新产的卵缠在产的卵上,成密密的一串。如附着物柔嫩,遇风浪则卵成串脱下,沉入海底被淤泥捂上而死亡。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当每串卵粒多达300粒以上时,被包在中间的卵发育迟缓甚至腐烂死亡。500粒以上的卵串这些现象更明显。因此,在产卵区内投放人工附卵器,保证亲乌贼有足够的产卵附着物和提高所产卵的孵化效果。是增殖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用营养动态模式估算东海区大陆架渔场渔业资源蕴藏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用在东海区渔场进行的"海洋生物资源补充调查和资源评价"获得的初级生产力调查结果,综合已有的研究数据,采用PARSONS和CUSHING营养动态模式,对东海区渔场的渔业资源蕴藏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东海区大陆架渔场渔业资源平均营养级为3.531级,近10年渔业资源年平均蕴藏量为836×104t,可捕量为418×104t左右;其中东海陆架渔场平均资源量为591×104t,可捕量296×104t;黄海南部平均资源量为245×104t,可捕量123×104t。2002~2005年东海区大陆架渔场平均资源蕴藏量为855×104t,可捕量为428×104t左右;东海区大陆架单位面积渔业资源蕴藏量为14.59t/km2,可捕量7.5t/km2;有机碳与鱼的比例为10.32:1,在世界各渔场中均属于较高水平;东海的单位面积渔业资源蕴藏量为8.89t/km2,东海区海域单位面积渔业资源蕴藏量为10.20t/km2,可捕量分别为4.5t/km2和5.1t/km2,高于黄渤海区和南海,略低于福建海区。目前东海区大陆架渔场的年渔获量已达750×104t左右,远远超过估算的420×104t左右年可捕量水平,使渔业资源始终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要使渔业资源恢复到良好状态,至少要减少目前40%的渔获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