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11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72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07篇 |
丛书文集 | 1083篇 |
教育与普及 | 217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244篇 |
现状及发展 | 303篇 |
综合类 | 354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6篇 |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97篇 |
2020年 | 216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519篇 |
2014年 | 1874篇 |
2013年 | 1664篇 |
2012年 | 2249篇 |
2011年 | 2435篇 |
2010年 | 2346篇 |
2009年 | 2604篇 |
2008年 | 2606篇 |
2007年 | 2043篇 |
2006年 | 1768篇 |
2005年 | 2167篇 |
2004年 | 2818篇 |
2003年 | 3143篇 |
2002年 | 2434篇 |
2001年 | 1965篇 |
2000年 | 1809篇 |
1999年 | 1055篇 |
1998年 | 1029篇 |
1997年 | 755篇 |
1996年 | 512篇 |
1995年 | 499篇 |
1994年 | 412篇 |
1993年 | 282篇 |
1992年 | 357篇 |
1991年 | 337篇 |
1990年 | 236篇 |
1989年 | 21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2年 | 3篇 |
1950年 | 2篇 |
1948年 | 2篇 |
1947年 | 2篇 |
192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潜力的分析,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理论,提出西部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应由短期内的资源导向型逐步转向为长期的市场主导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50余年。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受自然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限制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县城还没有一条沥青路或水泥路通向地市或相邻县城。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署中,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地区通 相似文献
3.
FLASH 词汇 ◇ 创新科技的定义,不单凭一个科技成果研究出来,新成果出来要被应用,然后出产品,整个过程叫创新。 ◇ 没有创新的理念和体制,再好的项目也要烂在学校、烂在科研院所! 这是个“创新风暴”频繁的时代,知识、科学、技术、理念以加速度的方式向人们奔涌,科技创新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个问题如果以一两句话概括多半流于空泛与抽象、条理清晰地论个“一二三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教育部确定的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四所高等学校的基本状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等做了比较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座严重缺水,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6.
《科技术语研究》2004,6(1):40-40
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承担了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科学名词审定”专项 (项目编号2 0 0 1DEMOO15 ) ,在 2 0 0 2年底完成预定任务。在此专项工作中 ,全国科技名词委承担了免疫学、遗传学、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等 4个学科的科学名词审定和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在落实科技部下达任务中 ,认真组织各分委员会开展工作 ,并及时予以指导和检查 ,使上述 5个学科的工作在 2 0 0 2年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按计划进度完成全部预期任务。本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色和创新 :1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 ,本… 相似文献
7.
元大都--北京城的初现 13世纪中叶,亚洲的华北平原树立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引起了世界各国游历者的惊叹,它就是中国元朝问鼎中原后的首都一一大都.大都所在地域,正如蒙古贵族霸突鲁对元世祖忽必烈所说:"幽燕之地,龙蹯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其实这一点,早在12世纪的上半叶,就被统治这一地区的金人看在眼里,正所谓:"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崄,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金史·梁襄传>),并由此而建立了金中都城.金宣宗贞先祐三年(1215年)五月,来自北方草原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踏破中都城,金亡,而都城也随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近年来宋琬研究现状,文章将宋琬第一次被捕入狱的原因等五个问题提出来作了辨析,指出宋琬第一次被捕入狱同当时的“告密”风气和他的“文字馀孽”有关;宋琬第一次出狱后没有京官外任调芜湖抽分,而是在吏部继续供职;此后循序量移至顺治十八年晋升为浙江按察使,而不是山东按察使;宋琬两次入狱,身心备受折磨,但他乐天知命,顽强抗争,表现出“威武不能屈”精神,人品极高;宋琬康熙十一年起补四川按察使,十二年入蜀,十三年(1674)卒于京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