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步考察了6种三唑Schiff碱及12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杀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某些供试药对芹菜斑枯、黄瓜灰霉、油菜菌核等菌病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稗草、马唐草、油菜、苋菜的除草活性为:苗期茎叶处理的除草活性较苗前土壤处理的要高,尤以对苋菜生长抑制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可达50%~60%.  相似文献   
2.
合成均三并噻二唑类化合物时,意外得到1H-2,5-双(2′-溴苯基)-1,3,4-三唑化合物,其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7.306(1),b=9.680(1),c=10.924(1),α=64.95(1),β=69.77(1),γ=74.24(1)°,V=694.53,Z=2,最终偏离因子R=0.063.  相似文献   
3.
将最佳投影识别法(Optimal Projection Recognition Method)应用于1-[2-(取代苯基甲硫基)-2-(2,4-二氟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得到了建模所用的最佳模式识别投影图,建立了用于该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分子筛选的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田爱香  应俊  彭军 《科学通报》2011,56(12):923-927
在水热条件下(160 ℃ ), 通过十二硅钨酸(H4[SiW12O40]·14H2O) 、氯化铜(CuCl2·2H2O)和1,4-二(1H-1,2,4-三氮唑-亚甲基)苯反应, 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多酸基配合物[Cu2(bbtz)4(SiW12O40)] (1). X 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中的金属-有机框架是一个具有六边形孔道的三维网状结构, 而杂多阴离子[SiW12O40]4-作为四连接点以配位键连接到六边形孔道内, 形成一个基于多酸的高维、高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5.
Spin-crossover complexes are of great interest to the scientists because of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based electronic devices. Some octahedral metal compounds with 3dn (4 ≤ n ≤ 7) configuration can induce a spin state conversion through a fine tuning condition (temperature, pressure, light irradiation, etc.). If the conversion occurs reversibly with a hystersis loop and color change, it will make the system possessing memory effect. The memory effect can be magnified and the …  相似文献   
6.
在140℃的水热条件下,5-苯基-2H-1,2,3-三唑-4-羧酸与硫酸锌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5-苯基-2H-1,2,3-三唑-4-羧酸锌,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方法对所得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1.016 16(14)nm、b=1.355 23(18)nm、c=2.664 5(4)nm、α=β=γ=90°、Z=8,其中Zn原子与N、O原子构成略有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相邻的Zn原子通过配体桥联形成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由2,4-吡啶二甲酸出发,依次经过酯化、肼解、成环、消除,高产率的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吡啶类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微波法和常规法的对比发现,使用微波法后,产率从49%—70%提高到77%—90%,反应时间从360分钟缩短到10—15分钟.所有目标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ESI-MS及元素分析所确证.部分化合物测试了其对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b,6c,6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同时从构效关系看,卤素原子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邻位取代基比对位取代基的抑菌活性好.该结果对抑菌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对ω[5-(1-苯基-5-甲基-1,2,3-三唑-4-基)-4-芳基-1,2,4-三唑-3-硫基]-ω-(1H-1,2,4-三唑-1-基)苯乙酮进行了氧化,结果发现KMnO4作为氧化剂时,氧化产物十分复杂,难于分离,而H2O2-AcOH及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又不能将其氧化,最后采用NaIO4作为氧化剂时没有得到相应的砜或亚砜而意外得到3-羟基-4-芳基-5-(1-苯基-5-甲基-1,2,3-三唑-4-基)-1,2,4-三唑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波谱确证,并对其生成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三氮唑类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合成了5种5-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的席夫碱和5种3-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的席夫碱,其中6种为新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它们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氨基三氮唑羧酸的席夫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比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活怀要好,杂环化合物中,含吲哚环的夫碱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在仲胺修饰聚硅氧烷的调控下,Cu(I)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炔、叠氮化钠以及有机溴化合物的点击反应,收率较高,反应底物有比较广的适用性,不同的底物可以中等到较高的收率得到对应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