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0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了有限交换p-群中加性码的两类计数问题,第一类计数问题是指求任意给定的有限交换p-群中任意类型码的数目,第二类计数问题是指求包含同一类型码的有限交换p-群的数目以及它们分别所含有的该类型码的数目.  相似文献   
2.
3.
在文献[1 0 ] 中 ,由旧码C1 、C2 构造了一类新码C1 C2 ———笛卡尔积码。本文根据文献[1 ]中提出的广义Hamming重量的定义 ,分析了笛卡尔积码与旧码C1 、C2 的广义Hamming重量的关系 ,给出了几个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课程表问题是NP完全类问题.近些年来人们尝试着用进化算法求此问题.本文根据大学编排课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编码和适应值函数,并应用遗传算法求解.试验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WDC-D地球化学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以地球化学实体为基本分类对象,运用线分类法进行数据分类.作者共把地球化学数据分为四个层次,从第一到第四层次的数据量分别为9、40、192和604.然后作者采用层次码编码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码长共有9位,第1位用“J”表示地球化学数据分类在WDC-D中的顺序;第2位用“1~9”表示第一层次数据;第3、4位,第5、6位,第7、8位均用“00~99”分别表示第二、三、四层次数据,第9位用“1~3”表示数据的共享级别.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交织编码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交织扩展Golay码的改进型软件设计方案,用TMS320C25实现了其编译码器并给出了模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准确地纠正不大于72比特位的差错;处理128×128×8比特位的一幅图像数据的运行时间为0.412s.  相似文献   
7.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focus on constructive spherical codes. By employing algebraic geometry codes, we give an explicit construction of spherical code sequences. By making use of the idea involved in the proof of the Gilbert-Varshamov bound in coding theory, we construct a spherical code sequence in exponential time which meets the best-known asymptotic bound by Shamsiev and Wyner.  相似文献   
8.
考虑(n,m,w)-完全杂凑族的下界,运用初等的方法给出一个新的下界,并给出新的下界比著名的Fredman-Komlos下界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A new method to design interleaver based on Henon chaos model is presented. The designed interleaver is with rather random behavio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henon interleaver make a magnitude of im provement in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by 0.4 dB compared with the S-random interleaver for AWGN channel respectively. The S-henon interleaver may be adapted to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