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分形理论中颗粒表面积与颗粒当量半径以及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式,考虑固体颗粒表面形貌的不规则性,建立了化学反应起控制作用的固体颗粒分解的分数维收缩核模型,并将其用来模拟石灰石颗粒的缎烧分解过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同时,将其模拟结果与收缩核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石灰石不同掺量尤其是在〉10%的高掺量情况下对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试验研究了这种水泥的其他性能,探讨了其水化机理,研究表明开发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温状态下石灰岩力学性能,采用液压伺服刚性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常温~800℃高温作用下石灰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石灰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600℃以内的高温下,温度对石灰岩的力学特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在600℃以后,随受热温度升高石灰岩力学性能迅速劣化,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急剧降低,而峰值应变迅速增长。800℃时已形成缓和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表现出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石灰岩损伤演化的断裂力学模型及耦合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断裂力学方法分析裂纹起裂条件 ,建立腐蚀损伤岩体水力 (劈裂 )损伤的演化方程 .水化损伤的演化用矩(碟 )形板模型表示 ,用化学动力学的方法———PWP(Plummer Wigley Parkhurst)方程推导出水化损伤的演化方程 ,在此基础上 ,通过拉剪状态下水化 -水力耦合损伤演化模型 ,建立了水化 -水力耦合损伤演化方程 ,并结合工程实例将其用于耦合损伤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和渗透张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南部山区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济南南部山区废弃地现状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在生态恢复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途径与模式.指出应以植被重建为恢复目标,重点是改良基质,选择耐旱、耐瘠、速生、生物量大的灌木与草本为先锋植物种类,并结合当地条件,种植不同特性的植物.  相似文献   
6.
利用60 t转炉研究了采用不同含铁物料及不同比例石灰石炼钢时的钢铁料消耗、氧气消耗量和煤气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采用铁水作为原料,渣钢和块矿作为冷却剂时,钢铁料消耗最低,仅为1072.07 kg·t-1;当采用铁水和废钢作为原料,配有磁选渣铁时,钢铁料消耗最高,达到1092.91 kg·t-1;随着石灰石加入量的增加,钢铁料消耗增加,氧耗略有降低,吨钢煤气产生量增加.研究结果为炼钢过程优化物料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发育的古喀斯特洞穴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洞穴预测难度大,勘探风险高,需要准确认识古喀斯特洞穴基本特征与储层发育规律,降低勘探风险。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录井、测井、地震等手段分析表明,该套喀斯特洞穴主要发育在颗粒灰岩内,横、纵向分布稳定,依据岩石学、录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可分为垮塌半充填型和暗河充填型,后者进一步分成角砾充填和泥质充填2种类型。喀斯特洞穴具有加里东期大气淡水顺层溶蚀特征,其发育受到岩性、古地貌及古地质条件的共同控制,台缘礁滩微相颗粒灰岩是优先可溶性基岩,古喀斯特斜披提供了有利的水动力条件,加里东期同生微断裂提供了渗流通道,上奥陶统是否覆盖决定了洞穴类型及充填程度。  相似文献   
8.
若尔盖铀矿田含矿岩系的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川西若尔盖铀矿田含矿岩系的宏观产状和显微岩石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铀矿田的三套含矿地层主要有硅岩、灰岩、板岩三种岩石类型.其中,硅岩包括了泥晶硅岩、变晶硅岩、硅化(交代)硅岩、钙化硅岩;其成因有两类,产于泥质板岩夹层中的薄层状硅岩是生物化学沉积形成的,而以不规则透镜状产于灰岩层内及其上、下部的硅岩则属于灰岩受后期硅化交代而成.灰岩包括砂质细晶灰岩、硅化球粒灰岩、硅化泥晶灰岩三种;砂质细晶灰岩系混积陆棚环境的产物,硅化球粒灰岩、硅化泥晶灰岩系生物、生物化学成因的泥晶灰岩经硅化而成.板岩包括泥质板岩、砂板岩、千枚状板岩三类,系陆棚环境细碎屑岩经区域变质而成.三类岩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反映出若尔盖铀成矿区早志留世为陆棚环境,海平面的升降使沉积环境在内陆棚与外陆棚之间变换.在剖面结构上,表现为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泥板岩(泥晶灰岩)-页岩-硅岩的韵律性叠置.  相似文献   
9.
淮南矿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富水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淮南矿区奥陶系发育、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奥灰岩富水性规律与奥灰岩性、岩溶发育和分布及充填情况、裂隙发育情况及构造(主要为断层)之间的相关关系,初步揭示了奥灰岩的富水规律,为系统研究淮南矿区奥陶系岩溶发育规律和矿井奥灰水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集料尺寸和形状及掺合料对混凝土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混凝土粗集料与砂浆在宏观尺度上的界面特性,并采用砂浆中的砂粒与粗集料的平均间距(简称界面平均间距)进行表征.结合雅砻江锦屏大坝集料品种,研究了球形和片状2种粗集料形状、2组粗集料尺寸,以及粉煤灰和石灰石粉的2个掺量(10%,20%)对界面平均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界面区砂粒与粗集料的平均间距能较好地反映界面区的宏观离析和均质性,测量使用也较简便.对于球形集料,大、小集料上方与下方的界面平均间距无显著差异,表明界面较均匀,离析不明显;而对于片状集料,随着尺寸增大,上、下方的界面平均间距的差异增大,表明大的片状集料下方产生了明显的离析.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粉煤灰或石灰石粉部分等质量取代水泥,可以改善片状集料下方浆体的离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