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集矿九层煤厚度与倾角变化大,为能用单体柱一次采出3.2m厚的煤层,确保采面、顺槽及底板巷迟支护的完好,作者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采高及倾角条件下的采场围岩应力的分布特征,从而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模型,介绍了采区巷道布置方式的选择方法,并提出了评判各种采区巷道布置方式的指标体系和参数值的确定方法,可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凤凰山矿154307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沿空留巷充填体材料的选取以及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通过现场生产确定了充填工艺,满足了正常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七种围岩结构型式巷道在不同跨采应力环境中的松动圈发育规律,得出不同围岩结构组成型式对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最终发育形态和发育程度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通过井下工业性试验的验证,表明跨采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发育规律具有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组合系统在邢东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岩巷掘进施工的排矸系统,构建了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组合系统,即"履带挖斗装载机+皮带机+水平矸石仓+耙斗装载机+矿车"。迎头出矸采用移动式挖斗装载机,实现迎头快速扒、装矸;后路运输采用水平矸石仓配合矿车,实现了迎头施工和后路运输的平行作业。通过对比分析邢东矿-760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发现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系统大大提高了出矸效率,解决了制约巷道掘进速度的排矸问题;总结了该新型出矸系统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利用巷道内排除的热空气,以大隆矿区矿井通风巷道为例,采用分离求解方法,对巷道围岩一空气换热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巷道空气出口平均温度71P、巷道围岩与巷道内空气的平均总传热系数K、巷道空气平均出口热流密度q、风速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v在0.2~1.0m/s时,耳较大;v越小,砟越接近于围岩初始温度。v在5.0~7.0m/s内,对K影响不大;当v〈5.0m/s时,K呈线性规律降低。v在0.2~5.0m/s时,q呈二次曲线渐变过程。丁随着”的减小、巷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围岩与空气的换热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矩形巷道顶板围岩变形,采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三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矩形巷道顶板梁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弹塑性分析,得到巷道顶板围岩表面以及跨中部位沿深度方向不同位置处的下沉量.同时,通过FLAC3D模拟得出在不同埋深(200~700 m)时巷道顶板的下沉量,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以及柠条塔煤矿s12001运输巷道顶板变形监测结果对比,从而对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浅埋深(≤500 m)时,理论计算的下沉位移值与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接近,研究结果给出了中浅埋深时矩形巷道顶板下沉变形的理论计算式,可为矩形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矿井巷道贯通测量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传统矿井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即“试探法”不同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靠性高、费用低和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某矿回采动压巷道梯形金属支架的收敛量测值进行分析,反求出支架上的压力,初步掌握了该矿回采动压巷道的压力变化规律,认识到,此类巷道用锚、带、喷联合支护较适宜。为了检验锚、带、喷联合支护的安全、可靠性,在采用此支护形式的运输顺槽内进行了长期的巷道收敛监测,并利用时序分析中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所测的八组收敛观测序列值进行拟合,对本巷道的未来收敛情况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10.
煤巷掘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研究掘进系统并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对实际工况及工艺流程的可视化仿真,需要建立掘进系统中的各种三维实体模型,进而研究系统中模型运动控制的实现.在研究了E90型掘进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在Creator/vega等软件环境下掘进机的三维模型的构建过程及对掘进仿真过程中的动态控制方法,并结合DIGUY模块实现了对虚拟矿工行为的模拟,完成了煤巷掘进工艺流程的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