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000-2004年我国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文献普查显示,我国图书情报界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已涉及到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这一领域,个性化服务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统计分析了2000-2004年个性化服务研究文献、研究主题、研究文献期刊、研究文献作者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特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总体上呈现中等水平;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在性别和不同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城镇高于农村;体育专业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在独生与非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3.
浙江近海流刺网渔业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浙江省沿海4市(舟山、宁波、台州、温州)渔区1996~2005年流刺网渔业的调查及浙江渔场流刺网监测船资料,研究了浙江沿海流刺网作业的渔业概况、渔具规格、渔获物组成、数量分布、渔船经济效益、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近海流刺网的船只数在5119-355艘,产量约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95%;近海机流渔获组成以鲳鱼、梭子蟹为主,近岸小机流渔获以髋鱼、蛸类为主,叫姑鱼、蜉类次之;渔具以单片式流刺网为主,三重流网次之,作为主要捕捞力量标志的单位船只网具携带数量也有逐年增加趋势。流刺网的经济效益,近海流刺网船均利润在15~20万元(2~6人),近岸小机流人均利润在1.5~6.4万元。文章提出了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用于生产钾钙肥的专利技术开创了不溶性含钾岩石充分利用的新路,该项目为国家“九五”重点工业性项目,本文介绍贵州在钾钙肥生产方法及钾钙肥理化性质的研究成果以促进钾钙肥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测试后,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笔者发现了散手运动员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特征,即最佳散手运动员的心理模式:个性外向情绪平衡型;深度知觉精确;左臂动作准确和稳定。这为我们正确选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多层建筑灾难中的人员疏散问题,以某多层实验楼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人员感知疏散模型;以某多层实验楼为原型建立了灾难场景,疏散模型将通过感知能力获取有用信息,并根据自身属性做出相应的逃生选择,并引入以电梯作为辅助手段参与疏散的研究与讨论;实验模拟开放不同的逃生出口进行人员疏散,收集完成疏散所用的时间数据,数据结果表明:人员疏散模型能够较好地表现出在多层建筑灾难环境中的人员疏散状况;实验发现人员疏散模型对多层建筑灾难中人员疏散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可为建筑疏散能力的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参加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中国与前八强队伍后卫几项主要比赛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后卫队员身高已达到甚至略超国际强队的平均水平,但年龄明显偏小,大赛经验不足,后备人才有断层迹象;我国后卫综合能力不强,在得分、助攻、篮板、抢断、失误等几项主要比赛能力上不同程度存在差距,整体落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平煤集团六矿丁5,6-22180超大综采工作面的设备设计优选及布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具有同等条件的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与高原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类比法等,探讨了自然地理环境与高原训练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高原地理环境可以促使人体多项生理指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世居高原人比平原人具有更好的耐力素质及可以适应更高的海拔高度;②目前国内外大约90个高原训练基地分布在四大洲的27个国家或地区,平均纬度为33 78°,平均海拔高度为2125 38m,在高原训练中应更多地选择低纬度高海拔地域;③在选择和进行高原训练时,应充分考虑运动专项、个体差异和训练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和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学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一流的师资队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在重视前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狠抓人才内培外引,组建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教学梯队和科研梯队,并在稳定师资队伍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勇于改革,与时俱进,把川大化学教育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