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传统的学习心理学一直把对学习结果的掌握等同于实际的学习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把学习活动的研究简单化为对学习结果的研究.从哲学解释学角度看,数学学习过程本质上是数学理解的发生过程,数学学习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个体性知识",而"个体性知识"的"客观性"保证在于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的不断循环和反思;同时数学学习也是意义生成的过程,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任何一个前理解都是理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除了要传达原作中的基本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把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信息也传达出来,译者必须发挥他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在达到这一主观愿望的同时客观上会造成对原作的背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本文将运用接受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具体化"、"前理解"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林语堂在《论语》翻译过程中努力实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将古代经典介绍给西方读者。指出:翻译活动中译者处于积极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原著作者的同时也应关照读者,以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