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3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微波吸收相相敏介电谱技术测量吸附染料J-聚集体的立方体氯化银微晶中光电子的衰减特性,从而研究染料对氯化银微中光电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吸附机染料J-聚集体的氯化银时,染料能够加快光电子的衰减;光电子的变化规律与吸附染料浓度有关;说明染料增加了氯化银微晶中的隙间银离子浓度.可见光照射吸附有机染料的氯化银时,染料能够将染料激发态的光电子转移到氯化银中;显著地增加了氯化银微晶中的光电子强度;染料起到了敏化氯化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SMAI)和普通浸渍(CI)法制备了三种不同摩尔比的SiO2负载Ni-Ag双金属催化剂,XRD和磁测定结果表明SMAI催化剂中Ni和Ag的粒度均小于金属含量相同的CI催化剂,SMAI催化剂中Ni和Ag未形成合金,而CI催化剂中Ni和Ag形成了合金,SMAI和CI催化剂都具有超顺磁性,XPS测定结果提示,SMAI催化剂中零价,Ni和Ag的含量高于CI催化剂,SMAI催化剂中N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室温下,在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了多晶氮化铜(Cu3N)薄膜.XRD显示薄膜是择优生长取向的,在低氮气分压时薄膜择优[111]晶向生长,在高氮气分压条件下薄膜的择优生长取向为[100]、[111];XPS分析表明,在低氮气分压时,薄膜主要由Cu3N和Cu组成;在高氮气分压时,薄膜主要由Cu3N组成,而Cu的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5.
The launderability of wool fabrics treated by nano finishing agent influences directly the functional endurance of the treated wool fabric.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ol fibers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the functional endurance of nano finishinp wool fibers,in this paper,for the first time wool fibers were chemically modified by using NaClO aqueous and KMnO4 aqueous,and then chemically modified wool fibers and native wool fibers were treated using nano ZnO finishing agent,respectively.The laundera...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研究了在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中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不同系统,澄清一些容易误解和费解的问题。文中,还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对二效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有机同系物的同系线性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有机同系物光电子能谱递变规律,其表达式为:p=a+b{(n-k)/[(n+t)+1]}用有机共轭体系和非共轭同系物的光电子能谱数据对该线性规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了金属卟啉及负载化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展示:载体与金属卟啉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金属卟啉负载后中心金属离子电子云密度升高.聚合物和氧化物载体对金属卟啉的影响不尽相同,前者通过P-共轭效应作用,后者可能形成了一种新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