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单一导电性能的单壁碳纳米管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单壁碳纳米管的化学结构与导电性性能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单壁碳纳米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即如何分离金属型和半导体型,概述了目前主要的分离方法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团星系和场星系的聚度参数、特征恒星形成率、星系中包含的恒星质量、金属丰度等物理参量的比较,研究了处在不同引力环境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研究表明,聚度高的星系主要居于星系团中,大部分低质量星系是场星系,星系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与恒星质量和金属丰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另外,团星系和场星系在红移小于0.1的范围内仍表现出了明显的宇宙学演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a2-xAgxCaCu2O6新化合物,找到了最佳合成条件,结构研究表明:新化合物具有典型的La212型化合物晶体结构:La,Ag占有4e位置,Ca占有2a位置,La1.65Ag0.35CaCu2O6的电阻与温度关系表现为金属行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钡星的初始质量和AGB伴星的金属丰度对弱钡星和强钡星超丰因子的影响,计算了弱钡星和强钡星重元素(Y,Nd)丰度随轨道周期终值的变化,并和观测值作了比较.由此得出结论:强钡星和弱钡星的区别主要是金属丰度不同(即年代不同),而不是轨道距离;弱钡星和强钡星相比,属于较年轻、质量较大、金属丰度较丰富的星族;这就意味,s-元素的核合成在低金属丰度星族更有效产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颜色分别采用单星星族模型和双星星族模型对206个星系的年龄和金属丰度进行了确定,并将2种结果和Gallazzi等人用谱指数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本星系的年龄比较老,金属丰度比较高;使用双星星族模型拟合得到的星族年龄和金属丰度比单星星族的偏大;使用颜色拟合得到的星族年龄比谱指数的偏小,金属丰度偏大.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钡星的形成机制,采用了Yutaka Komiya(2007)建立的双星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4颗钡星的s-元素丰度,并和观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中子辐照量在重元素核合成方面起主导作用,同时检验了Yutaka Komiya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指数辐照理论的解析解研究了AGB星S过程元素的丰度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在低金属丰度下 ,AGB星核合成产量强烈依赖于金属丰度 ,但如果将Sm( 88相似文献   
8.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同组分物质Sr2Mn2CuAs2O2的电子能带结构及物质总能量,并探讨了Sr2Mn2CuAs2O2可能的最稳定结构.结果表明,3种不同结构的Sr2Mn2CuAs2O2材料均表现出金属性,且主要是具有Mn原子的层状结构起导电作用.其中同时含有CuO2层面与Mn2As2四面体层,并具...  相似文献   
9.
以内禀AGB星重元素丰度的演化和外赋AGB星重元素超丰的计算为基础,计算了外赋AGB星较重s-元素丰度、较轻s-元素丰度、重s-元素和s-元素丰度的比与平均中子辐照量的关系,从理论上定量解释了外赋AGB星s-元素与金属丰度的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星系团Abell 2255中184颗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通过对这些星系的形态分类,发现星系光谱在4×10-7m处的跃变程度对区分星系类型非常有效.该星系团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和星系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且不同形态的星系随投影距离的变化趋势遵循不同的规律.此外还确认了团星系的金属丰度与恒星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推断星系团Abell 2255是在单个星系形成后,经过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结果支持了等级成团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