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9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高速电主轴温度场分布随转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外壳上布置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对不同转速下的外壳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将实验结果与ANSYS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在电主轴外壳上布置多个测点测量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电主轴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可行性;另外还分析了在不同转速下,高速电主轴关键部位的温升,仿真结果表明:主轴在6000~10000 r/min时,温升呈线性增加,在大于10000 r/min后,温升以指数规律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研制的先锋号电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高速列车的经验 ,对自行研制 30 0km·h-1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可供运用的设计值 .通过对先锋号动车组和 30 0km·h-1高速动车组制动参数的比较分析 ,指出先锋号制动系统的模式比较适合于 30 0km·h-1动车组 .  相似文献   
3.
快速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的最基础的竞技能力 ,因此 ,培养训练篮球运动员的快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快速能力主要包括 :移动速率 ;反应、判断力 ;果断性、合理性 ;攻守转换的速度等 .在训练中 ,应根据球队队员的特点进行 ,做到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 ,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空间弧面凸轮数控加工的方法和数控加工程序的计算机辅助编程方法 ,并给出了辅助编程后模拟显示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西德MNPJ型毛圈圆纬机编织过程的受力分析和机械润滑试验,提出了提高三角和舌针使用寿命的途径;同时又对该机三角系统的材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制三角系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高速磁浮车-轨耦合系统进行动态机理和振动响应研究。首先,对高速磁浮中的各类耦合关系进行建模;其次,分别分析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车-轨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了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最后,对磁浮列车高速通过桥梁时轨道梁、功能件的动力响应和车-轨共振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运行时车-轨作用频率不同,长时间共振速度下运行时车-轨振动明显增大;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2,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16;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3,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04。  相似文献   
7.
以高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弹性轨道下的车-轨耦合振动问题。建立了能反映实际问题的车-轨耦合最小悬浮单元模型,并进行了开环系统稳定性和耦合振动机理分析。以弥补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有效信息利用不足为出发点,设计了基于预先补偿的全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仿真分析了反馈增益矩阵对系统跟踪性能和振动抑制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适当降低对悬浮间隙的要求换取振动抑制能力提升的思路。进一步分析了反馈系数对悬浮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此得到了优化的预先补偿和全状态反馈控制框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预先补偿的全状态反馈控制对抑制车-轨弹性耦合振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台阶爆破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高速摄影系统与台阶爆破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与炸药量的关系(W3/Q)和不耦合系数,抛掷速度对炸药单耗最为敏感,W3/Q与不耦合系数次之;高速摄影图像显示,当爆破作用时间为0.5 ms时,台阶自由面岩石出现位移,当爆破作用时间为2.0 ms时,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台阶自由面出现裂缝,破碎岩石的运动形态可分为鼓包运动阶段与抛掷运动阶段,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阶段;炸药单耗、W3/Q、不耦合系数与抛掷速度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抛掷速度随炸药单耗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且存在临界炸药单耗使破碎岩石的抛掷速度出现激增,抛掷速度随W3/Q、不耦合系数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减.  相似文献   
9.
引起凸轮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测时的角度基准与理论设计时的角度基准不一致,本文利用凸轮的一次离散实测数据,采用分段抛物线拟合函数,以角度搜索法插值得到不同角度基准下的多组测量数据.从各组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的各个最大偏差值中,找到最小值,它所对应的角度基准即为该凸轮的准确的角度基准.通过编程并在实测凸轮中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推力对高速入水流场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商用CFD软件FLUENT 6.3,建立了求解带自然空化的水、气、汽三相流场,用UDF来解算并控制导弹运动,实现了考虑自然空化和弹体多自由度运动响应的高速入水非定常流场数值计算。多相流模型采用Mixture模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WTBX]k-ε[WTBZ]模型,压力速度耦合方式和离散方法分别为SIMPLE和Standard,动网格更新方式采用Layering方式。内嵌的UDF可以实时输出弹体受力和运动参数。采用流场-弹道耦合算法数值模拟了回转体外形导弹以20°入水角入水时的高速入水流场,分析并获得了推力对入水空泡和自然空泡的产生、变化发展过程以及弹体流体动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