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严重腹腔感染病人低白蛋白血症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影响腹腔感染病人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因素,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收集693 例肠外瘘病人入院后72h 内第一次的临床资料,将血清白蛋白浓度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并比较262 例感染组和431 例非感染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和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容量因素、感染因素、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及营养因素是影响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感染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92 .4 % )明显高于非感染病人(39 .0 % ) ,其平均血清白蛋白浓度((31 ±6)g/L) 明显低于非感染组((35 ±6)g/L,P< 0 .01) .腹腔感染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与死亡率显著相关(r =0 .36 ,P< 0 .01) .感染是影响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腹腔感染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预后和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13例咽瘘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显示13例咽瘘患者均预后良好,提示对于咽瘘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咽瘘引起的诸多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观察肠外瘘患入院初期营养支持对人体组成的改善作用。30例肠外瘘患分成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或全肠内营养支持(TEN),观察10d前后患人体组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所有患的人体体质指数(BMI)与体细胞群(BCM)均有显改善,而且TEN组患BCM增加幅度更明显,两组患总体水(TBW)与细胞内水(ICW)均增加,尤其是ICW差异显,而细胞外水(ECW)没有明显变化。TEN组患的血清前白蛋白有显改善,而两组患的血清IGF—1均有显上升,TEN组患IGF—1增加幅度更明显;IGF—1的变化与FFM、BCM、ICW、TBW的改善显相关,营养支持治疗显改善肠外瘘患入院初期的体细胞群,迅速增加细胞内水量,纠正细胞内外水的异常分布,而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比肠外营养支持更明显地促进肠外瘘患人体组成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一种治疗继发有瘘管、窦道结核病的新方法.并对GB_(484-65)70~#、SY_(1027-67)120~#进行了药理、毒理及长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和随访观察研究.该法对治疗继发有瘘管、窦道结核病具有很高的疗效,为该病的药物治疗开辟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口缝合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预防胰瘘的发生几率。方法对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及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对照分析采用传统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18例。结果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时间平均20 min,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与没有进行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相比,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胰瘘、腹腔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了胰肠吻合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异常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8例冠状动脉异常患者中冠状动脉瘘5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例,冠状动脉瘤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瓣膜性心脏病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右冠状动脉瘘均在心肺转流术下经心腔修补内瘘口或经扩张的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或同时修补内、外瘘口;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行瘘支动脉结扎术或在心肺转流术心脏不停跳下经肺动脉修补.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畸形,1例行左冠状动脉根部结扎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肺动脉内隧道术,冠状动脉瘤1例合并远端冠状动脉狭窄,切除冠状动脉瘤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的心脏疾病均同时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8例术后症状均缓解.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冠状动脉异常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2例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治疗观察,总结并分析了尿道下裂术后发生“瘘”的几个相关因素。在术前、术中与术后对可能发生瘘的每一个细节加以预防,可以降低“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九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着重分析瘘发生的原因,其中有胃、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并发肺部严重感染,因操作不当误伤食管壁肌层及被胃管压迫致食管侧后壁坏死而发生瘘各一例;过早进食粗糙食物二例;因使用“气箱式胃肠减压器”不当造成向胃内充气致瘘二例。本组9例中8例为胸内瘘,1例为颈瘘。在8例胸内瘘中其吻合口位于主动脉弓上者6例,位于主动脉弓下者2例。结合本组发生瘘的原因,对吻合口的张力及吻合口周围缺乏组织保护与瘘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残端外瘘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发生十二指肠外瘘是近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分析ll例十二指肠残端外瘘的资料,指出其发生原因多为残端止液循环障碍,以及技术错误和技术缺陷.一旦发生,早期诊断,及时地进行手术引流,直接与预后相关.治疗上主要采用输入输出袢侧侧吻合和残端引流,手术的关键在于引流的通畅,应用多余引流管配合负压吸引,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抗血小板剂对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人工血管接种内皮细胞后,给动物犬股动静脉造成动静脉瘘(AVF),术后用抗血小板剂,观察对AVF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使用抗血小板剂动物的动静脉瘘肉眼血栓形成率为22.22%,对照组为41.67%(P<0.05)。结论:抗血小板剂能改善实验动物内皮细胞作衬里的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