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的支持力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三种类型茎的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共同的解剖特征是:皆具有较发达的厚角组织;在皮层内侧与维管组织之间均有周维纤维,我们认为这些结构特征是对这三种类型茎具有特殊支持力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肌肉疲劳产生过程中,肌电图的振幅和频谱指标均会产生相应变化.运用肌电图对运动员肌肉状态指标的评定可以对运动训练起指导作用.肌电图在攀岩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通过对攀岩运动员在间歇训练法训练时的上肢主要做功肌肉左右腕屈肌、左右腕伸肌的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进行分析,观察肌电图的变化情况,探讨肌电图在攀岩运动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爬壁机器人全方位移动机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用于机器人壁面自动清洗装置的可越障轮式全方位移动机构。该机构保证机器人在保持机体方位不变的前提下,沿壁面任意方面直线移动或在原地旋转任意角度,同时能跨越存在于机器人运行路径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由平地到竖直梯子变环境边界条件下,仿人机器人由站立到爬梯子的动作转换.为提高机器人上梯子过程的稳定性,机器人首先双手抓握住梯子横档作为辅助支撑,在机器人向梯子行走过程中,通过检测双手与梯子横档的接触力大小来调整仿人机器人身体重心相对于支撑脚的位置,从而保持身体的平衡.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因环境参数误差,外力干扰,以及机器人关节初始角度误差等引起的机器人跌倒问题,从而保证机器人由站立到爬梯子转换动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1 .INTRODUCTIONSincegeneticalgorithmwasproposedin 1975byHol land ,ithasbeenappliedinmanyfieldsbecauseofitseffectiveness .Butthetraditionalgeneticalgorithmalsohassomeshortcomings .Forexample ,sometimesitmayproducesaviolatingoffspringinthecrossoveroperation…  相似文献   
6.
MEMETIC算法在多峰连续函数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峰连续函数优化问题的特点,在Memetic算法的框架下,采用了爬山局部搜索与自适应多点交叉、随机变异相结合的策略对染色体群体进行优化,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提高了算法的效率。数值计算表明Memetic算法在求解多峰连续函数优化问题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攀岩运动训练实践,阐明了攀岩运动力量训练在提高攀岩运动成绩方面的作用及意义,分析了攀岩运动力量训练的主要特征,并依据运动训练学基本原理,探讨性提出了提高攀岩运动核心力量和四肢力量的主要训练内容和方法,为攀岩运动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通行能力出发,结合在国家高速公路网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境)毕节至生机段的实际工程,对山区高速公路设置爬坡车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湿吸原理的六足机器人具有结构相对复杂,控制输出多,动作协调困难等特点.基于仿生学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这种爬壁机器人的多层控制系统,提出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系统设计进行实验验证.根据Saridis的分级递阶智能控制思想理论,结合实际控制要求,提出了适合湿吸仿生爬壁机器人的独特的分层控制系统,并且从控制理论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该类系统各层次的设计要求及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不仅能够满足机器人爬壁行走的控制要求,而且能控制机器人肢节末端良好的与壁面接触,节律运动执行速度快,多层次模块化的设计有利于控制系统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
攀岩节奏感是影响攀岩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发展运动员节奏能力有助于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和运动成绩。本文从攀岩运动员节奏能力的影响因素出发,探索提高攀岩运动员节奏能力的方法,主要从专项协调能力训练、机能储备训练、心理训练、节奏意识训练四个方面促进运动员的攀岩节奏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