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胼胝质的合成和降解是雄配子体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后期花粉成熟有重要作用.在此研究中,分离到了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msl57,该突变体的绒毡层分化及胼胝质降解过程出现异常,导致花粉败育.图位克隆和遗传分析表明:MSl57基因与bHLI-I家族转录因子DYTI(At4g21330)是同一基因.因此,将ms157突变体改名为dyt1-2.反式激活作用实验揭示了DYTI的激活功能域位于基因的250 ~504bp之间.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发现DYT1蛋白在体内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来执行其功能.RT-PCR及定量PCR分析表明胼胝质酶相关基因A6的表达在突变体背景下严重下调.因此,DVF1通过调控胼胝质的降解来影响花药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紫薇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脱色苯胺蓝对紫薇花粉和花粉管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自然条件下的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行为,以确定花粉管通道的形成时期.结果表明,盛花期的紫薇在开花后1.5h内完成受粉,花粉落量多,受粉率为100%;开花后24h左右进行受精;单果种子数为36~50粒,认为可以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紫薇,导入外源DNA的最佳时机为开花后24h左右.  相似文献   
3.
4.
糜子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均为正常型:小孢子四分体有左右对称形、直列式和T形;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排列。2、大孢子母细胞和四分大孢子的壁都有胼胝质沉积,胼胝质从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端壁开始积累,而后包围母细胞;消失的顺序是由合点端壁开始,再到侧壁,孢子之间的横壁最后消失。3、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时开始,同步进入粗绒期之后,雌性比雄性发育缓慢,以致二种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结束;在可育花中雌雄配子体是同时成熟的。4、成熟胚囊中反足细胞不立即进行细胞增殖,仍为三细胞;卵细胞无明显极性;助细胞极性明显。5、抽穗后花序基部不能完成减数分裂(未分化出花药唇片)的小穗是不生育小穗。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胼胝质合酶在大豆抵御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侵染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豆中鉴定出24个胼胝质合酶,并挑选出受一氧化氮(NO)影响且参与SMV抗性调控的大豆胼胝质合酶Glyma.08G308200(GmGSL7c).使用RT-qPCR验证了清除NO的大豆植株中基因GmGSL7c的表达情况,并借助基于烟草脆裂病毒(TRV)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沉默GmGSL7c基因.结果发现,GmGSL7c的沉默影响了叶片中SMV诱导的胼胝质积累,在沉默植株未被接种的上位叶中可检测到SMV外壳蛋白基因SMV-CP并观察到发病症状,表明GmGSL7c基因的沉默抑制了大豆对SMV的抗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豆与SMV间互作的抗病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用石蜡切片方法,结合组织化学及显微荧光技术研究了白刺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事态.主要结果为:雌蕊3心皮合生成3室子房.每室含1胚珠,仅2胚珠发育,最后形成1枚种子.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珠被共同形成。孢原发生于珠心表皮下,一般1个,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壁细胞和次生造孢细胞,后者担任大孢子母细胞功能,母细胞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线形四分大孢子.珠孔端3个退化,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由8核7细胞构成,受精前反足细胞退化。随母细胞减数分裂,母体组织中淀粉逐渐增多,到受精及胚发育时期,珠被和珠心中始终富含淀粉.在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肼胝质荧光同时出现在珠孔端和合点端,四分体时首先在功能大孢子端消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