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黄蜀葵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化学成分、药理实验及新药开发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开发趋势,展望其可在研究和开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系列新药中取得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粉虫在福州自然室温下一年可繁殖2代,发育快的个体超过2代,发育慢的不足2代。在人工控制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食物等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1)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6℃、9.98℃、9.62℃和9.58℃;有效积温分别为123.57、1964.88、135.05和105.72日度;温度与发育的关系的数理统计模式分别是成虫产卵和幼虫发育的最高临界温度为34℃;(2)卵、幼虫、蛹的发育和成虫产卵量的最住湿度分别为RH75%、90%、和90%;(3)在连续光照下,成虫寿命缩短,产卵量减少;(4)幼虫和成虫的饲料均以糠、(?)为主。添加适量青饲料者显著加速幼虫生长和提高或虫产卵量。在养殖中,除控制上述条件外,各虫态的分群饲养和成虫的隔离产卵也是重要措施,并须注意粉螨对卵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分布于新疆境内的欧亚河狸为200万年前的孑遗种群,具有极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皮毛和香腺分泌物——河狸香极为珍贵,同时由于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河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保护与开发利用河狸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鄞甲油菜从本地当家品种油菜5-8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生物学特性为:全生育期223d左右,株高160cm左右,耐寒、耐湿、抗病,产量高而稳,千粒重4.1g,含油量38%-39%,株型紧凑,根颈粗壮,根系发达,第二分枝多,主茎和一分枝顶部横生,自封顶。在适当稀植情况下单株角果较多。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壮秧、早栽、适当稀植、足肥。  相似文献   
5.
棉蝗Chondracris rosea rosea(De Geer)是木麻黄的毁灭性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长乐1年发生1代,以卵在沙土越冬,为害高峰期为7、8月份,抓住跳蝻孵化盛期,用1%1605粉剂或45%乐胺磷乳油防治两次,其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靖远松叶蜂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1998年,成虫有2个明显的羽化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2±2.3 ℃,自然变温下有效积温为81.93±33.3 d·℃;幼雌虫共有7个虫龄;低虫口密度下,幼虫群团为聚集分布;雌蛹历期显著长于雄蛹;各虫态天敌种类较多,以幼虫期NPV病毒控制靖远松叶蜂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南方花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花天牛是杉木的一种新害虫 ,在福建 2年发生 1代。通过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的 3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属的 1个品系对南方花天牛幼虫试验 ,筛选出异小杆线虫泰山 1号为最佳品系 ,Steinernema feltiaeBeijing品系次之。林间防治选用每头害虫 10 0 0条线虫剂量 ,采用注射法或塑料海绵塞孔法防治效果均可达77.78%以上。应用 80 %敌敌畏 10 - 2 0倍液注射蛀孔 ,也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灵芝浸提液对果蝇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野生型果蝇为材料,检测灵芝子实体水浸提液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饲料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灵芝浸提物能够改变果蝇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加速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使由卵-幼虫-蛹-成虫各阶段发育所需时间相应缩短,子代数量也相应增加,但雌雄比例保持正常(1:1),灵芝实验组成虫的飞行能力是以提高,同时延长了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提高寿命。  相似文献   
9.
高山天幕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对高山天幕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野外和室内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山天幕毛虫在野外1年发生1代,幼虫期约60天,蛹期20天,成虫期约10天.高山天幕毛虫仅在山生柳灌丛上取食、产卵.根据室内饲养幼虫、野外采集幼虫的头壳宽确定出高山天幕毛虫幼虫有5龄,头壳宽与体长、头壳宽与体重、虫龄与体重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虫龄与头壳宽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幼虫平均发育起点温度是14.05±0.65℃,完成幼虫期的积温是218.19 K.RGR,RCR分别是0.03~0.08 mg/(d·mg),0.31~4.0 mg/(d·mg),AD,ECD和ECI分别是36.63%~90.07%,0.64%~69.77%和0.63%~25.56%.  相似文献   
10.
段霞 《武夷科学》2006,22(1):220-221
本文对无患子双棘长蠹(Sinoxylon anale lesne)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桐柏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枝干的蛀孔内过冬。无患子双棘长蠹发生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加强林分管理可有效减少虫口密度,40%久效磷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一扫光)1500-2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