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许昌市护城河的总体概况,将护城河的景观特色系统地分为几个构成要素进行分别研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许昌护城河的特色景观提出了重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昌,古许国所在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许县,隶属颍川郡,隋唐至明清称许州,今为省辖许昌市,其行政管辖范围大致和许州时代相同。许昌地理环境优越,良田沃野,山川秀美,是古代农业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处于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很长时期内,地接京畿,政治上、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末魏晋时期,“天下当朝正许昌”,是曹魏和西晋王朝的政治与军事要地。隋唐北宋时期,地处汴、洛之间,锁钥中原,各种文化交汇于此,使得许昌往往能开风气之先,名人辈出。纵观数千年的许昌发展史,既遭受过不堪回首的灾难,又取得过值得自豪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元、明以前的许昌,实乃历代王朝政治之枢纽,文化之熔炉,人文之渊薮。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糅合绘画、雕刻两大艺术表现形式而形成的艺术珍品。许昌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刻作为这一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2.无限的想象空间;3.古拙质朴的艺术风貌;4.夸张的表现手法与独特的雕刻技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许昌古城景观的整体概括,从城市景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出发,分别讨论了许昌古城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古城街区景观和生态景观格局整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5.
许昌旅游业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资源、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突出,文化特色明显,但是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相对落后。要实现许昌旅游业后发赶超的目标,在抓好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同时,关键是规划和建设好许昌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做强做大“故都·古镇·名山·花都”优势项目,精心搞好四大特色项目的规划和布局,做强做优五大旅游商品,努力打造内外两类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6.
许昌市现在执行《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节能率为65%的标准.通过对许昌市热工区位、气温变化、能耗结构、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标准目前并不适宜于许昌市,建议调整为《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节能率为50%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许昌市城市旅游发展现状及许昌市城市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同时根据该城市旅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城市新区规划的优化方案和优化策略.结合许昌新区建设的背景,提出了新区建设总体构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许昌地区1644年以来的特大洪水灾害事件的统计分析,以及与中国东部气温变化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许昌地区近400年以来的特大洪水事件在空间分布上有东西部差异显著、从东部向中部集中的趋势;同时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规律性变化,且多发生于由冷转暖的气候过渡期内.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所收许浑诗《颍州从事西湖亭燕饯》是研究许浑早年行迹的重要依据。而《夹注名贤十抄诗》与《文苑英华》所收此诗题目“颍州”作“颍川”,结合诗文中关于许州西湖和许浑早年行迹的记载,可以断定《全唐诗》所收此诗颍州应是颍川的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