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非鱼全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非鱼的全雄单性控制对于罗非鱼的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十分复杂,有XX/XY型和ZW/ZZ型两种性染色体型,并且易受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罗非鱼的全雄控制方面,有人工挑选、激素处理、种间杂交、遗传雄性罗非鱼技术(GMT技术)等几种可用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总的来看,遗传雄性罗非鱼技术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解决罗非鱼全雄控制的有效手段,并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盐度下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盐度分别为0、1%、2%和3%的水体中进行奥尼罗非鱼幼鱼的对比养殖.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具有高度显著的影响(P<0.01);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无显著的影响(P>0.05);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总摄食量、饵料系数及粪便中总氮量有显著影响(P<0.01).此外,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的最适水体盐度为1%.  相似文献   
3.
以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亲本,采用巢式配对法进行同质随机配对,配对252个家系,繁育获得106个家系,成功率为42.06%;通过标准化培育,构建了86个吉富罗非鱼全同胞家系和10个半同胞家系.选取22个不同家系进行同步的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0、90、120及150日龄不同家系间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的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用垂直板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性成熟尼罗罗非鱼血清蛋白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血清蛋白图谱有明显差异,用7.5%浓度的凝胶,雄鱼出现12条带,雌鱼出现13条带,且按分子量不同,第9、10条带为雄鱼所特有,而第7、8、11条带为雌鱼所特有.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有关报道有所差异,本文对这些分别为雌雄鱼所特有的蛋白质——雌性蛋白和雄性蛋白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ATPase活性测试盒测定了尼罗罗非鱼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在海、淡中的变化.从淡水到海水中,尼罗罗非鱼鳃和肾Na+-K+-ATPase活性分别增强了1.61倍和1.41倍;把尼罗罗非鱼由淡水直接放入海水,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较剧烈,在前期(0.5 h)最高,在鱼即将死亡的后期(8 h)次之,在中期(3 h)较低;肾中Na+-K+-ATPase活性升高较缓慢,在前期较小,中期较高,后期最高.除了在淡水中,肾的Na+-K+-ATPase活性高于鳃外,在海水中以及海水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中,鳃的Na+-K+-ATPase活性都高于肾,与肾相比,鳃对肾盐协迫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对尼罗罗非鱼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描述.罗非鱼精子发生的类型属于A型,其发生顺序经历早期精细胞期;轴丝发生;细胞核凝缩和旋转;线粒体的迁移等过程.本文并讨论硬骨鱼类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受冷链物流系统和设备的影响,冷链物流中的温度很可能出现异常,导致罗非鱼变质。当前异常温度检测方法检测精度和性能低,不适于实际应用。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罗非鱼冷链物流中的异常温度检测方法,给出罗非鱼冷链物流中异常温度数据的判据,介绍了模糊ARHMM的结构。通过中间计算结果从三个不同方面确定罗非鱼冷链物流中的温度数据是否异常,把各部分正确的运算数据集看作一个隶属度函数,以此描述待检测温度数据在该集合的隶属度;通过结合得到的三个检测集确定最终隶属度,从而实现罗非鱼冷链物流中的异常温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罗非鱼冷链物流中的异常温度进行检测,检测精度和整体性能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罗非鱼性成熟早、繁殖过度,致使商品鱼品质偏低、资源浪费严重,解决途径为采用单雄性养殖。本文进行了温度调控诱导尼罗罗非鱼仔鱼雄性化的研究。较之前常采用的雄激素投喂方式更环保、安全、高效。控温处理开始时期为出膜后第7天(DPH, Days Post Hactching),进行正交试验:设置3个温度20、28、36 ℃(±0.5 ℃),3个控温时段7-14 DPH、7-21 DPH、7-28 DPH。主要结果如下:处理组合(温度+控温时段)为36 ℃+7-14 DPH、36 ℃+7-21 DPH、36 ℃+7-28 DPH时雄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与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高达93.85%、96.00%和96.92%,这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为了解控温对仔鱼的影响,还同步研究了相应的增质量率和存活率。由控温时段结束至60 DPH的绝对增质量率来看:处理组合36 ℃+7-14 DPH、28 ℃+7-14 DP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存活率来看:只有处理组合20 ℃+7-21 DPH、20 ℃+7-28 DPH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36 ℃+7-14 DPH,平均雄性率 93.85%、最高达96.96%,且高温(36 ℃)处理后生长和存活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寄生于珠江广州大学城周边水系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鳃上的4种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即色斯顿嗜丽鱼虫(Cichlidogyrus thurstonae Ergens,1981);莱苇克嗜丽鱼虫(Cichlidogyrus levequei Pariselle&Euzet,1996);罗非鱼嗜丽鱼虫(Cichlidogyrus hapiochromii Paperna&Thurston,1969);几丁嗜丽鱼虫(Cichlidogyrus sclerosus Palerna&Thurston,1969);其中后3种为中国新纪录.对4种单殖吸虫进行形态描述并给出特征图.  相似文献   
10.
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合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制备鱼鳞胶原多肽.测定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细菌低温保护活性、氨基酸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显示,最适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0.6 mg·m L-1、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的加酶量分别为1.44和0.70 mg·m L-1、酶解温度50℃、pH值8.5、酶解时间6.35 h.酶解胶原多肽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89和3.54 mg·m L-1.经过细菌低温保护试验,当胶原多肽质量浓度为1 mg·m L-1时,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达到75.6%.鱼鳞胶原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显示,78%多肽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于180~2 000 u之间.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鱼鳞多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及天冬氨酸等,这些特定的氨基酸与胶原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细菌低温保护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