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粒径约为200nm规整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并利用两种组装方法对其进行了模板的组装;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DFM模式对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模板进行形貌表征,证实所制备的微球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比较了两种方法对模板组装的效果,对组装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用垂直沉积的方法组装模板要优于滴膜的方法;为以后作为光子晶体模板的制备提供了实验数据,为介孔电极材料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A facile, green, cost effective, and template or surfactant free strategy via a two-step route i.e. UV irradiation followed by dissolution-growth for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n-Co composite nanorings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proposed. The nanorings structures and the process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via TEM, HRTEM, EDX and XRD. Bir-MnO_2 nanosheets first formed through the direct photolysis of KMnO_4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This was followed by a dissolution-growth process via the dissolution of Bir-MnO_2 nanosheets by the generated H~+ from the redox reaction between the added Co(NO_3)_2 and residual KMnO_4, as well as the accompanied formation of CoOOH, and Mn-Co composite nanorings. It was found that a balance between the dissolution and growth rate was needed. Suitable pH, KMnO_4 presence and the starting nanosheets like Bir-MnO_2 were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nanorings. The obtained Mn-Co nanorings/TiO_2 showed enhanced efficiency for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HCHO.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ed dissolution-growth method can be adopted for the designing and preparation of other Mn-Co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which can be further applied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3.
对基于产生式规则的知识表示与推理,结合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一种应用STL的C++语言实现方法。该方法将规则的结构、创建及释放定义成规则类,具体规则定义成对象,依据STL对序列容器中表的定义构造规则表容器和事实表容器,以创建知识库及动态数据库;推理机独立于知识库;类属算法和成员函数的使用,使推理算法易于编程实现;程序通用性好且便于知识更新。在刀具智能选择专家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高效、灵活。  相似文献   
4.
郑宗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794-5796,5805
字符识别算法的设计作为光学字符识别的最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字符识别的精度和速度。运用特征加权模板匹配算法并结合基于模糊原理的判别准则,设计了一个字符识别算法。该算法从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模板匹配法入手,对标准模板匹配算法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理论作为判断标准来进行字符识别。所提算法能够充分区分开字符笔画和非笔画部分对字符识别的影响大小,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识别率和鲁棒性。从实验结果来看,该算法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YFSIM核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处理机系统是当今计算机研究和开发的热门。多处理机上软件研制的一个难题是:系统怎样才能自动产生高度并行运行代码。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模板式的核流水线设计方法,使多个处理机的指令系统,转化为虚拟的单处理机宏指令(核库)。我们用这种方法在银河仿真Ⅱ型机(YH—F2)上设计并实现YFSIM核库,它包括完成各种仿真计算任务的1000个多个核代码程序(宏指令)。YFSIM编译器采用上、下有关文法面向核库进行定义,分析和制导翻译,能够自动产生多个处理机的复合指令,实现多个运算的并行处理,充分发挥了硬件传送,加载,运算等各种指令的并发操作功能和多处理机并行功能。  相似文献   
6.
抗几何变换的小波域自适应图像水印算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小泼变换不具有几何不变性,因此,小渡域水印对抗几何攻击是一个十分困难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提出了一种抗几何变换的小波域自适应图像水印。此方法根据人眼视觉系统掩蔽特性,将水印自适应地嵌入DWT域的低频子带。并且通过在DFT中频区域一个圆环上嵌入模板以及对一个限定区域不变质心的提取,实现在水印检测前估算和校正图像所经历的几何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不仅具有较好的不可感知性,而且对诸如旋转、缩放、平移等几何变换和常规的图像处理具有较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C 是面向对象编程,而使用STL是属于泛型编程,STL是属于泛型算法,与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和语言无关,它提供了使用STL编程的一个通用的接口。阐述了C 中如何进行STL泛型编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混合非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研究了模板剂利用量、晶化温度、晶化时间以及辅助模板剂TX-100用量等条件下对合成MCM-48介分子筛的影响,并与用单一模板剂CTAB合成的MCM-48介孔分子筛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以混合非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为模板合成MCM-48介孔分子筛,不仅晶化过程中不易发生转晶,而且大大缩短了晶化时间,减少了模板剂用量,提高了产物的结晶度和稳定性;辅助模板剂TX-100具有生物降解性,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盐酸来调节晶化后溶液的pH值,可提高分子筛的产率.  相似文献   
9.
以质子为模板合成酸碱指示剂——甲基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用C语言描述的数据结构和用C ++描述的数据结构的对比 ,阐述了不同模式的数据结构教学对软件开发思想的影响 ,提出了关于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