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中国服饰美学思想所涉及的“天人合一”、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等级方面的内容.运甩史料考证、逻辑推理及中外比较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表明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是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的,得出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所涵盖的社会化、自然化和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伟大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舍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唐王朝之盛大及文化发展之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有强烈的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在当今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本身渗透功能的强化中愈益显示其真理性的光芒.同时,意识形态又有非政治性.分析和认清意识形态非政治性产生的原因和表现特点,在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统一中来理解意识形态,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处理好批判性与继承性、一元化与多元化、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均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之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文章简要分析了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即政策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以及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其思想文化基础,以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分权制衡、代议制、普选制和法治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当代政治制度,其思想文化基础是根源于古代希腊,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得以形成和完善,并在当代西方的政治思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自由民主思想。这种自由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西方思想家对人性、民主、法治、道德等问题的探讨与认识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指出了毛泽东邓小平在教育方针和教育战略上的共性和差异 ,阐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毛泽东教育思想之间的坚持与继承、纠正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其本质是人民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技术统治论主张科技专家对社会进行全盘的统治或管理。在早期 ,它是西方现代性精神理念与激进知识分子的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对社会现实进行激进批判的社会乌托邦。随着现代性危机 ,现代技术统治论强调国家的非政治化 ,对现存的社会体制、社会目标不加批判地认同。技术统治论演变成了维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根本目标、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论述,充分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小品文史上,郁达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吸取了晚明小品抒写性灵的精髓,又得力于西方随笔的影响,既有理论的建树,又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个人话语.其山水小品既是自然的清丽的画卷,也是自己的人格史、心灵史.他的创作风格对其后山水小品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