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分析同一时期(中国南北朝时期与日本飞鸟时期)中日两国佛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发现虽然两国佛教理念相同,但中国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境界型建筑自然观,而日本飞鸟时期则是神道意识型建筑自然观。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及其自然观是日本飞鸟时期的母体,而日本飞鸟时期则为研究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这一关系做旁证。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同,六朝人反对虚构,崇尚真实。小说记事真实与否,几乎成了评价其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问题,还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我们难以分清小说的故事何者为虚,何者为实;也难以分清小说是在原初的故事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了虚构,还是小说家在整理加工时进行了虚构,小说家是进行了无意的虚构还是进行了有意的虚构。  相似文献   
3.
吴越艺文志     
对《吴越备史》所阙艺文志的辑考和搜补,分“经学”“史类”“表状”“儒家”“释氏”“杂家”“舆地”“小说”“总集”及“诗文集”等十类,凡吴越一代之艺文资料尽得于此。  相似文献   
4.
高密单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化世家。明末,这个家族以科举起家,此后200余年保持门第不坠,涌现了一大批文化精英,他们在诗歌、古文、经学及书法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促进了明清时期齐鲁文化的繁荣。高密单氏家族独特而出色的家族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广东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即LIA期间的气象灾害、战乱、人口发展等几方面的数据,研究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对广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衰退、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乱和农民起义的增多、人口发展的减缓以及瘟疫次数的增加,都与气候变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指出,气候变冷的各个可能的影响结果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阻碍了明清时期广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分析了六朝文论在批评态度与批评方法两方面与当下文学批评的不同,指出运用六朝文论进行作家作品评论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末魏初,荐举文书中的人物评价标准经过西汉对士人忠与谋的重视,东汉对士人自身秉性的认可而发展成为对士人清名的推崇。“清”成为汉魏易代之际士林人物品评的核心关键词。这种集中体现其时士人理想人格之“清”在承袭士人清白品性的传统意义之外,更增添了士人在乱世中激浊、厉俗的新内涵。汉末魏初士人思想的更新是“清”评形成的基础,而统治者对德高望重且清虚自守的士人的需求与召唤又加速了“清”评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以记人事为主的《世说新语》以搜集民间故事为能事,同时肩负着补正史之阙的重任,从而使其成为侠义故事的一个重要归宿。仗义济世、快意恩仇、好勇尚武是《世说新语》侠义故事的三大主要类型。《世说新语》自身的文史价值,以及里面的侠客形象、人物刻画手法都对后代侠义小说的影响甚为深远。  相似文献   
9.
六朝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纵观六朝诗歌,我们很明显地觉察到其浓郁的政治色彩和极鲜明的玄佛色彩。群雄割据,相互征伐,朝代更迭频繁,政治和疆域都极不统一。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党锢,导致此时的诗歌创作与政治联系紧密,文人或施展抱负为所依附的政权效力,或畏惧权势逃避灾祸而满口玄远之辞,或遵循佛理寻求现世的享乐,又因此时思想的自由使得六朝诗歌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显示出别具一格时代风貌,为我国诗歌史上展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骈文兴盛于魏晋六朝,不是偶然的文学现象,其时正值中国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骈文充分地展现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故而随着人们对文学认识的日益深化,文坛骈风大开,进入一个骈俪化的时代,在句式的整练、声韵的和谐、辞藻的雕饰诸方面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