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分别从技术角度和业务角度对PHS与3G做了清晰的比较,阐述 了实现两者业务融合的关键技术--软交换,指出了PHS的发展之路,并对PHS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现状,给出了对NGN概念、定义与框架目标的更深层次的理角,讨论了3G标准及其演进,探讨了3G与NGN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下一代互联网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一些关健技术及对其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国峰 《松辽学刊》2005,26(4):109-110
本文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概念、特征,通过对世界各国下一代网络的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下一代网络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使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业务开发者能快速灵活地开发和部署业务, 引入资源接纳控制概念, 实现业务控制与资源传送相分离。 在研究应用服务器接纳控制模型的基础上, 对接纳控制算法资源分配机制 进行分析, 并运用 Matlab 对算法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接纳控制 PIAA(Parameter Iterative Adaption Algorithm)算法能很好地完成应用服务器接纳控制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韦志坚 《广东科技》2010,19(14):87-88
软交换与IMS是NGN网络发展进程中深受瞩目的两项技术,IMS本质上仍属于软交换技术范畴,继承了软交换的主要特点。本文对此两项技术进行简略的对比分析,并对软交换向IMS平滑演进做出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并在一起进而演进成NGN,即支持在同一个高性能网络平台上运行同一协议族的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种综合业务,既有Internet的灵活性,又能为语音等实时业务和重要数据提供质量保证NGN,这一结合多种网络优势和特点的全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及制造商关注的重点,并已经在逐步构建.本文主要研究了NGN的体系结构,核心技术软交换,以及NGN提供的电信业务,并对NGN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各种技术的遥步发展,如何在NGN中使用户不受干扰地享受各种业务将成为未来应用的热点,目前研究的上下史感知(context—aware)技术正好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因此,设计一种协议来实现各种基于context的自适应业务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SIP协议灵活且易于扩展,结合当前一些广泛应用的context—awsre业务,提出了一个基于SIP扩展的CASIP。通过对context的研究,引入context服务器,给出了增强的网络架构,详细阐述了基于CASIP协议的上下文感知业务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将来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及完善,接入其中增值业务的种类将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QOS要求,以及实现NGN承载网与互联网等的隔离,可采用VPN技术作为解决措施。现今VPN技术种类繁多,如何运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基于MPLS的三层与二层VPN以及IPSec VPN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并阐述了把这3种VPN技术综合运用在NGN承载网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作实践中对各大运营商的了解及对用户需求等的管理分析经验,对NGN技术及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