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合成了YAG:Ce3+荧光粉,测定了合成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发现包膜对荧光粉热稳定性有影响。用氧化铝和氧化镧对荧光粉包膜,会降低荧光粉的发射强度,但可明显提高荧光粉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简便、合理的合成超细粉体的方法,利用NH4HCO3 作沉淀剂,通过考察料液配比、加料速度、升温速度等实验因素,得到了简单的合成超细 Ce Zr O粉末的工艺,并利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激光粒度仪、XRD、Raman等仪器对相关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简单工艺合成的超细 Ce Zr O粉末具有中位粒径为0.30μm、比表面积为21.2 m2/g、悬浮性大于30 min、松装密度小于 1 g/cm3等性能,产物具有 CaF2 型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激光熔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功率激光在铸铝合金的表面熔覆镍基合金粉末,熔覆材料是Ni60,Al包Ni和Ni包Al粉末,基体是ZL108。通过研究选出最佳工艺参数范围,对熔覆层进行了宏观和显微组织观察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60熔覆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使用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F-PCVD法,以TiCl4 O2为反应体系,制备出了球状纳米级TiO2粉体。经TEM,XRD,BET测试表明,粉体为锐钛型金红石型的混晶体,粒径范围为20-60nm,平均粒径45nm。苯酚降解实验表明,TiO2粉体具有明显的光催化活性,并就光催化效率与德国产TiO2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一种具有特殊形貌的超细镍粉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NiCl2为主要原料,水合肼液相还原合成了刺球状的超细镍粉。刺球状颗粒是球状颗粒表面上长满了锥状刺。同时研究了NaOH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超细镍粉形貌的影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镍粉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镍粉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同时颗粒的尺寸可控,随着工艺条件和还原剂浓度变化,粒径在0.1~0.7μm之间变化,相应的刺长在20~250nm之间变化,刺的直径在20~80nm之间。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LiMn0.4 Ni0.4 Co0.2 O2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改进的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均一、近球形的Mn0.4Ni0.4Co0·2(OH)2,再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高密度的LiMn0.4Ni0.4Co0·2O2正极材料。结果表明,在沉淀体系中加入F-,可以在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制备出振实密度为2·3g·cm-3的LiMn0.4Ni0.4Co0·2O2正极材料。对产物进行了XRD、SEM和充放电测试。SEM测试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形貌;XRD测试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无杂质相存在。在充放电电压区间为3·0~4·4V,电流密度为30mA·g-1时,首次充电和放电容量分别为185和164mAh·g-1,经过50次循环,放电容量仍能保持90%。  相似文献   
7.
SnAgCu合金粉末的真空蒸镀涂层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SnAgCu合金粉末的真空蒸镀涂层硬脂酸的成膜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涂覆后合金粉末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观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涂覆后粉末的透射吸收谱和光电子能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硬脂酸在合金粉末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厚度为5~10 nm的薄膜,硬脂酸涂层SnAgCu合金粉末的行为属于物理吸附行为,其生长方式遵循岛状生长机理模式,其过程实质是一个气--固转换、晶体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Y(NO3)3·6H2O、Al( NO3)3·9H2O、Nd(NO3)3·6H2O、NH4HCO3为原料,以乙醇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d:YAG前躯体,将前躯体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Nd:YAG粉体.分别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相似文献   
9.
磁场对磁流体红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3种磁流体在施加外磁场前后的红外反射吸收谱,发现磁流体的红外吸收第数随磁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外磁场作用下吸收系数降低,钡铁氧体和锰锌体磁液随外磁场增强吸收系数单调下降并趋向一渐近值,Fe-Ni超微粒磁流体的吸收系数随磁场的变化出现异常。采用链状结构模型和理论可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三效催化剂用CeO2-ZrO2固溶体的共沉淀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别采用氨水和草酸铵溶液两种不同沉淀剂的共沉淀方法制备了500℃焙烧和900℃老化的CeO2-ZrO2固溶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法(H2-TP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固溶体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沉淀剂的共沉淀方法对样品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两种共沉淀方法制备的Ce0.8Zr0.2O2固溶体均为立方晶相,高温老化处理后,物相结构稳定.与草酸铵溶液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方法相比,氨水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方法制备样品的还原性能相对较强,高温热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