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羊草种群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干物质和营养元素在植株不同部位的配置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在干物质方面的配置为:根>茎=叶>果实;C元素在单草植株的各个部位均匀分配,N元素的配置表现为:叶>果>根=茎;P元素的配置表现为:果>叶>根=茎,粗灰分表现为:根=叶>果>茎.营养元素的配置在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三个群系类型之间,无论是什么部位都无显著差异,而这三个群系类型都与贝加尔针茅类型有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茎和叶中.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和氮格局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长期的模拟增温和氮沉降实验对预测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下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匮缺的响应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东北松嫩草地开展4年的增温和施氯实验,通过测定羊草草地光合特性,试图揭示全球变化对羊草草地的碳、水通量产生的影响.试验采用一个封闭的光合测定系统(LI-6400)测定草地的碳、水通量变化,通过计算CO2的变化量确定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结果表明,增温降低了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净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蒸腾作用(ET),升高了生态系统呼吸(E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施氮处理刺激了NEE、ER、GEP和WUE;增温加施氮处理,氮素的添加缓解了因增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负效应.碳、水通量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通过改变生物群落中优势物种羊草的数量实现的,全球变化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变松嫩草地的碳通量.这些结果都有助于理解未来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  相似文献   
3.
羊草苗对盐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虎尾草(Crdor/sagora)群落干物质积累速率、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以及钠钾元素在植物体中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羊草和虎尾草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呈现单峰式曲线变化。羊草地上地下钠元素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单峰曲线变化,地上部钾元素含量与地上部钠元素有相反的变化趋势;虎尾草地上地下钠元素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递减趋势,地上部钾元素含量与钠元素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虎尾草的钠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羊草;虎尾草植株地上部对Na^+和K^+的吸收和选择性都高于羊草。图5,表1,参7。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羊草草原返青期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羊草返青期遥感识别方法对于模拟及预测内蒙古草原植被物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识别内蒙古羊草草原的返青期,本研究基于250m分辨率的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时序数据,首先分别采用双高斯函数、多项式、S-G滤波3种拟合方法对原始NDVI时序数据进行重建,然后进一步分别采用最大斜率阈值法、动态阈值法及滑动平均法对重建的最优NDVI数据进行返青期识别,并利用33个样本点的返青期地面观测数据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了地面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G滤波拟合的滑动平均法"是内蒙古羊草草原返青期的最佳遥感识别方法,可以此为基础开展内蒙古草原主要植被返青期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松嫩平原羊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羊草构件密度及脯氨酸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变化规律。土壤水分梯度分别为W1:5.81%、W2:11.90%、W3:20.87%、W4:31.83%、W5:58.43%。研究结果显示,羊草各构件密度对土壤水分梯度的响应程度为:芽(88.63%)叶(49.11%)分蘖(44.20%)根(27.94%)根茎(21.72%)。根茎变化最为平缓,抗胁迫能力较强,各构件密度在W4梯度下最大。而羊草叶、根茎及根的脯氨酸含量在W3梯度下最小,分别为0.680 9 mg·g-1DW、0.762 6 mg·g-1DW、0.235 7 mg·g-1DW。时滞效应使羊草在W3梯度下所受胁迫最小,而在W4梯度最适合种群生长。说明羊草各构件密度、脯氨酸含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程度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羊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氮化合物和不同剂量氮添加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和叶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和硫酸铵两种氮素化合物对叶绿素和叶氮含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在两种氮添加均显著增加了羊草叶片叶绿素和叶氮含量,且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和叶氮含量呈单峰模式;在两种化合物添加处理下,羊草叶绿素和叶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碾压和过度放牧践踏,导致草地土壤紧实度增大。为掌握羊草对紧实土壤的适应状况,用人工土柱研究了容重(kg.m-3)分别为1400.8(CK)、1557(T1)、1640(T2)、1706.3(T3)、1797.7(T4)的土壤对羊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的增加(T1- T3),羊草构件密度显著增加,当土壤紧实度加重到T4梯度,构件密度显著降低。随着土壤紧实度的增加,羊草通过增加叶密度和蘖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根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根冠比,增加根茎生物量分配,提高其土壤抵抗外力的能力。表明羊草通过改变形态塑性,响应和适应紧实土壤。  相似文献   
9.
大籽蒿水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用大籽蒿不同器官及其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进行羊草种子萌发实验,测定羊草种子活力指数,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对羊草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大籽篙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是:大籽蒿的花>营养体>根>幼苗;2)大籽蒿水浸提液的浓度直接影响着羊草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在低浓度时提高羊草种子活力指数;随着浓度的增加,羊草种子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无论浓度高低都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3)用不同方法进行羊草种子萌发实验表明:在不同条件下,羊草种子活力指数表现差异显著,其中土壤中萌发的羊草种子活力指数极显著的高于水中萌发的;垂直萌发的和培养皿萌发的差异也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野外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多重比较,研究不同时期(5~8月)放牧啃食对冷蒿和羊草生长的影响(放牧前后枝条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放牧对冷蒿和羊草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啃食高度cm).在5~7月间,对冷蒿的影响程度基本上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在8月有所增加.在6~7月,放牧对冷蒿的影响极小,为冷蒿的再生提供了有利的时间保证.在5~8月,放牧对羊草的影响基本上呈递减的趋势.不同时期放牧对冷蒿和羊草的影响大致成互补的关系.不同时期放牧对冷蒿影响的波动与羊草相比较为平缓,而且不同时期放牧对冷蒿的影响比羊草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