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诃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诃子果实的浸出物经硅胶层析法提取纯化得6个单体化合物。所得化合物据其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IR鉴定为:β-谷甾醇、莽草酸、莽草酸甲酯、槲皮素、槲皮素-3-O-鼠李糖苷、没食子酸。其中莽草酸甲酯与槲皮素-3-O-鼠李糖苷首次从诃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工作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端反激式隔离集成控制器开关电源,涉及到电气工程的许多方面内容.虽然这种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的种类很多,但是该电源的核心部件脉冲变压器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叙述了该类电源脉冲变压器的工作状态,能量的储存、释放、传递与转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五指山猪(Wuzhi Shan Pigs,WZSP)表皮干细胞传至15代以上,初步建立实验用近交系小型猪WZSP表皮干细胞系。方法采集WZSP耳组织,通过中性蛋白酶消化获得表皮细胞,再通过0.25%胰酶 0.02?TA消化制成单个表皮细胞悬液,接种在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内,采用无血清条件培养基培养,0.25%胰酶消化传代。对所培养表皮干细胞进行AKP染色鉴定。结果表皮干细胞能够快速粘附在Ⅳ型胶原上,呈克隆状生长,已传至15代以上,传代间隔为7 d左右;取第5代细胞进行AKP染色呈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建立ESCs细胞系是可能的,经鉴定,所培养细胞具有干细胞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熵增加原理的本质及其限制条件;通过实例阐明了在隔离物系为前提的条件下△S物系+△S环境≥0,与△S—∑δQT≥0作为实际过程方向的判断依据,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一致性;论证了物系与有关环境的整体,并不一定是隔离物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胶孢炭疽菌菌株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6个省的38种植物上收集并鉴定43个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oriaides)菌株,比较和分析了它们的培养特征和生长适应性等性状。43个菌株的培养性状和不同培养条件(温度和pH)的生长适应性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43个菌株的分生孢子的长宽及43个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生长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菌株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水平。聚类分析把43个菌株分为距离相差不大的多个类群;各菌株的分.化与菌株的寄主种类和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菌昧的形态学特征不适合对林木胶孢炭疽菌进行种以下的类群划分。  相似文献   
6.
鼠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并鉴定了一株鼠棒状杆菌,为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等方法,对长期毒性试验中发病大鼠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应用生物学性状检测、血清凝集试验、动物试验等技术对分离菌株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从发病大鼠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生化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动物试验,确证该大鼠分离菌株为鼠棒状杆菌。结论因长期毒性试验的应激致使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使隐性感染的鼠棒状杆菌引发疾病,导致大鼠死亡,严重影响科研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杨生褐盘二孢菌两个专化型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集杨生褐二孢菌两个专化型菌株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专化型分生孢子形态和大小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培养性状和致病性等方面存在有明显不同。单芽管专化型菌落生长速度较快,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酱红色孢子堆,人工拉种对毛白杨致病性强,对I-45杨、加杨、青杨和小叶杨偶有致病。多芽管专化型菌落生长速度较前者慢,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黄绿色孢子堆,人工接种对-45和加杨致病性强,对毛白杨、青杨和小叶杨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