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是一位极富开拓精神的体作家,艺术个性异常鲜明。其创作上的“冰山理论”,物象简洁直观而富有情感穿透力,意蕴深厚开阔而富有艺术感染力。其作品鲜明、强烈的个性特征及其表现手法中的凝练与含蓄具有重要的艺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传奇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尤其影响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里,有着对死亡的不断的理性思考.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超然,海明威最终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美丽,一种平静.在他的杰作<老人与海>里,他把自己对死亡的意识赋予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老渔夫Santiago进行了几日的殊死搏斗后,仍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在和老渔夫的搏斗以及被鲨鱼的蚕食之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海明威对它悲壮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体现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后的死,才是最美丽的死.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与人格面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他外在的硬汉子的刚强坚忍与内心的怯懦自卑共存一体,是什么导致了海明威身上的矛盾体?借用弗洛依德和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分析了海明威人格面具在作品中的投影。海明威外在的硬汉子的刚强坚忍与内心的怯懦自卑共存一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西奥多·罗斯福的价值观、2 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海明威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一位在国际文坛上有着显著地位的现代美国作家。他以著名的“冰山”理论开创了一代文风,他的创作风格在当代许多作家的身上都留下了痕迹。《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从《永别了武器》中截选了两小段,尝试运用文学文体学的基本理论,浅析海明威小说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5.
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产生的历史背景有所差异,因此两者反映的社会文化以及选择的母题会有所不同。但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又有着英雄的共同特点,即不放弃对人类理性的追寻,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悲剧性,但在悲剧中实现了矛盾体的终极融合,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回归。尽管英雄的张力表现不同,但都是对社会环境与人的价值矛盾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6.
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经典的《白象似的群山》情节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作者“冰山”文风的特点,在简单的情节之下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空间。但评论界对这篇小说的理解普遍带有道德主义的倾向,认为它是一个可怕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的叙事话语以及叙事视角等叙述技巧出发,挖掘了小说文本所创造的多义空间,对以往批评界对小说的纯道德评价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异化世界中英雄神话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代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以其海明威式英雄的塑造,成为英雄缺席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中英雄神话的精神守望者。置身于异己世界中的海明威式英雄,以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意志,激越地抗争异化,反叛死亡,所谓“打不败的精神”乃是海明威式英雄最好的哲学注脚。海明威式英雄于重压下仍保持优雅的风度,不仅给人以力量,而且给人以美感。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海明威研究既有成功经验,也留给我们一些遗憾,其中之一便是过多的“传记“式的评论倾向.探寻了产生这一模式的多种原因,并从不同层面,具体分析了在海明威与其小说的关系上,由于曾被忽视了的多种不一致的现象而造成的评论上的误区,进而阐明其校正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由于在爱情、创作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自卑情结,作家的这种自卑情结积聚起来,注入他的创作,使他的各种焦虑和紧张以及无法满足的欲望都在创作中借助幻想的艺术世界得以发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作者的自卑起着治疗和宣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他以独特和冷峻的目光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融入到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表现了人生存境遇的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逐渐接受死亡、又不断超越死亡的勇气和在精神的荒野上重塑自我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