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生境对银杏(Ginkgo biloba)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4类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探索影响代谢产物积累的主要立地因子,为银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雌株和雄株银杏在7个生境下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类脂等变化规律。【结果】来自不同生境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类脂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来自石家庄地区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的含量最高;聚戊烯醇含量与类脂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平均最暖月气温是影响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积累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日照时长和土壤中P、K含量对其的积累也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银杏叶中代谢产物的含量,温暖的生境有助于聚戊烯醇等类脂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杏种植业良种化进程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良种化的概念和意义;根据我国银杏生产发展的现状,提出中国银杏种植业现阶段良种化的进程是:加快产区良种选育和新发展区良种引种试验,加快良种苗木繁殖体系建设,用良种接穗改造低产劣种株,同时稳步发展良种苗种植;认为银杏在现阶段只宜采用科学的选择育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银杏种仁保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饲喂银杏种仁对小鼠常压耐缺氧、负重游泳时间、爬杆时间、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的影响。观察饲喂银杏仁对果蝇生存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种仁具有较强的耐缺氧作用和抗疲劳作用。此外,银杏种仁能够升高红细胞SOD的活性、降低血清LPO的含量,并使果蝇生存时间得以延长,说明银杏种仁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和临床治疗价值,推动了国内外医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银杏叶随着化学检测手段及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在银杏叶的制剂工艺、成分分析、药理作用、毒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面国内外都有许多报道。银杏叶中含有各种黄酮苷和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对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安全范围大,已逐渐获得各国医学界的认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国内外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从葡蟠果中提取天然红色素的工艺方法,并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为该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向应海  向碧霞 《贵州科学》1997,15(4):239-244
三十年代初,由美国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明确记载:贵州省务川县龙洞沟、韩家沟一带有野生银杏及森林群落分布。经过1989、1990、1991和1997年的多次考查结果证实;龙色,韩家沟已无森林,但是,在该县的灌水,丰乐,都濡黄都及紧邻县区,确实发现以银杏为主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多处,在这些零星和分散的残存群落中,银杏种群个体大都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7.
草浆黑液木素的常温泡载分离(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影响草浆黑液木素泡载分离的几个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分离工艺的最佳设计参数为:气浮池截面积与曝气器面积比为2-3:1;长径比为2:1;木素气浮分离率保证在95%以上的气固比为0.028;与附加热源加热重力分离相比,具有运行连续性,效果好、费用代等优点,另外对两种方法的经济技术分析也表明,常温泡载分离到时候人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工艺,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对银杏叶的粗提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其余水层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固液比(m/m)为1∶30,微波中档400 W浸提时间为1 h,然后70℃水浴浸提1 h,黄酮的提取率最高.3种提取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正丁醇萃取物好,同时发现萃取后的水层部分虽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很低,但也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证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组复杂的、而又有相互协同增效作用的混合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可能对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了解银杏组织培养现状,找出银杏组织培养的规律,概述了利用银杏的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花粉培养、胚及其发生的培养、毛状根培养等组织培养手段进行银杏种质保存及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弄清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步骤的关键酶,利用原生质体、雌配子体细胞和花粉获得体细胞胚,建立起一个将胚长成植株的体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连续逆流萃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挤压膨化和连续逆流萃取技术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银杏叶的挤压膨化预处理有助于提高萃取速度,增加物料堆积密度,与粉碎预处理相比。提高工效约4倍;采用w=70%的乙醇连续循环喷淋逆流6级萃取,在m(乙醇);m(银杏叶)=5:1,总萃取时间240min,萃取温度50~55℃条件下,萃取率(以黄酮计)达99%以上,物料运行正常,操作简便,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