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中浓纸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介质,中浓纸浆在升流式反应器中的运动特性关系到反应器的反应效率和反应质量.为探求中浓纸浆在升流式反应器内的流动规律,作者利用自行研制的中浓纸浆漂白试验系统采用示踪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中浓纸浆在升流塔内流动时的运动和塔器的截面形状,流动速度相关.对其中气体的运移也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恒电流极化法首次研究了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行为,测定了丁基黄原酸铅电化学还原的动力学参数(如过电位、传递系数及交换电流密度),建立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在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一个不可逆电化学过程,过电位高达308mV。  相似文献   
3.
试验证实,嫩毛竹自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分离出并纯化了100株细菌,其中60株是芽胞杆菌。将分离出的100株细菌分别接入石灰预处理过的嫩竹,从中筛选出能使嫩竹进一步软化的菌株3株,也均为芽胞杆菌。对这60株芽胞杆菌进行了形态学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按Priest氏等(1988年)的数值分类系统分类到组,将3株(308,309,310)对嫩竹软化有明显作用的芽胞杆菌的1株(308)鉴定到种,认为是短小芽胞杆菌(B.pumilus)。另外40株非芽胞杆菌参阅《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卷和第2卷,鉴定到科或属,有微球菌、葡萄球菌、李氏杆菌、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等。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胺在CaCO3加填造纸中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在弱碱性条件下聚乙烯胺(PVAm)对CaCO3加填的芦苇浆和废纸浆的助留助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VAm在两种浆中都有非常显著的助滤.助留效果,且在芦苇浆中的助滤效果大于废纸浆.PVAm在芦苇浆中对纤维的助留效果不如废纸浆,但对CaCO3的助留效果高于废纸浆.  相似文献   
5.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尤其在我国显得更为突出。厌氧消化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多种工业废水处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厌氧生物反应器用于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制浆造纸废水厌氧处理毒性及去毒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纸浆废液代水用于水泥生产成球对熟料煅烧及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浆废液中的碱使生料的易烧性降低,使水泥各龄期强度降低;生料中配入适量石膏可减少或消除碱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各种变性淀粉、PAM、PVA及其混合浆对棉和涤棉的粘附性能及浆膜的机械性能测试分析,证实浆液组分变换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检验对纤维的粘附力和浆膜的机械性能来判断,指出在浆纱工艺配方中能否少用或不用PVA的关键在于替代材料与淀粉混合后粘附力、浆膜的弹性和断裂功能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ONP脱墨浆二氧化硫脲漂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主要探讨了ONP脱墨浆FAS单段漂白的工艺条件,找出了FAS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AS用量0.6%,NaOH用量0.3%,漂白温度65℃,漂白时间30min,浆浓10%,在此条件下漂后浆白度达66.6%ISO。  相似文献   
9.
INTRODUCTIONOxygen delignification is widely used in many bleached pulp-grade operation to diminish the levels of residual lignin in kraft[1]. The chemistry of oxygen delignification has undergone a renaissance in the last decade.Although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residual lignin play a role in its effective removal, a variety of metal ions, frequently refers to as non-process elements(NPEs), they are either originated in pulp or introduced are also suggested to strongly a…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The origin of biological pulping is natur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by microorganism, such as white rot fungi.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the lignin in raw materials, mostly on woods. Those research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microorganism pretreatment as a prior proceeding of the mechanical pulping, for the rare possibility of pulping directly with the pretreatment by a microorganism. A series of reports showed that microorganism pre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