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李英华 《山西科技》2007,(5):123-124,126
介绍了金属的“超塑性”概念及其特点,阐述了超塑性材料Zn-22%Al板材气压成形的原理,着重解释了其板材气压成形模具的设计与计算,对生产实际与理论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纤维双相15Mn2Nb钢组织的形成及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双相钢具有优异的强塑性匹配,是一种天然的复合材料.其纤维组织的获取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规程,而合金元素Nb阻碍铁素体再结晶是形成纤维组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径赛项目成绩在体育统计中有其特殊性,因此其计算方法应注意其数字上的特点:在以往资料中,计算径赛项目成绩“达到最高成绩百分比”的方法有明显的弊病,提出用A-(X_i-A)/A×100%的式子去进行计算,可达到在不改变其比例性质的前提下使径赛项目等距离成绩“达到最高成绩百分比”为等距递增。  相似文献   
5.
铋层状结构压电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CaBi4Ti4O15为研究对象,通过对A位选择Nd3 部分替代Bi3 或者Ca2 ,以及用V5 和W6 取代部分B位的Ti4 的掺杂改性,研究了不同掺杂元素及掺杂位置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位和B位均能通过提高剩余极化和降低矫顽场,来改善陶瓷的压电性能;A位比B位有更高的掺杂固溶量,可获得更好的铁电和压电性能,剩余极化2Pr高达20.4μC/cm,压电常数d33高达20pC/N.  相似文献   
6.
~~Bi含量对SrBi_4Ti_4O_(15)铁电材料性能的影响@朱骏$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毛翔宇$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卢网平$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惠荣$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陆文峰$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陈小兵$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相似文献   
7.
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国新  张道 《科学通报》2003,48(24):2519-2523
应用新型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 成功地对后过渡金属镍双亚胺催化剂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负载, 并应用元素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对载体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乙烯聚合结果表明, 载体催化剂不仅具有镍双亚胺均相催化剂的高活性, 而且由于载体孔道效应生成了纤维状聚乙烯, 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较均相催化剂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PLINT高精度液压伺服式微动磨损试验机,在法向载荷100N、频率2Hz、位移幅值1 5~60μm,以及大气、纯净水和液压油3种不同介质条件下,对GCr15钢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动力学分析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CSM)的微观观察结果显示:流体介质对微动运行区域有轻微改变;液压油和纯净水介质明显降低了微动摩擦因数、磨痕深度和磨斑尺寸,表现出明显的润滑作用,而液压油的润滑效果明显优于纯净水 微观分析表明,3种介质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是磨粒磨损和剥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5-氯,N(2-磺酸基乙基)水杨醛亚胺 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氯水杨醛设计合成了5-氯,N(2-磺酸基乙基)水杨醛亚胺Sehiff碱,其组成和结构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对该化合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分别达12mm和9mm.  相似文献   
10.
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钽对GCr15抗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蚀是引起GCr15制航空轴承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选用促进钝性元素Ta用离子束动态注入的方法,来改变GCr15材料表面特性,提高其抗蚀性能,是防止航空轴承早期失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在0.5mol/LH2S04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中电化学方法测试和人造海水环境的模拟试验及盐雾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离子束混合注入Ta具有极好抗全面腐蚀和抗点腐蚀的性能,其效果优于注Ti或注Cr,其耐蚀性提高的机理是由于注入表面形成高稳定性的Ta2O5防护膜和富钽的非晶态合金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