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褚志勇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67-67,73
马来西亚吉礁福建公会前身是成立于1901年的福寿宫。民国初年,福寿宫改名福建会馆,这一华人组织的宗旨也顺应历史潮流而发生变化。1963年,吉礁福建会馆正式改名吉礁福建公会,吉礁福建公会从此成为一个规章制度比较严密、机构比较健全的华人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2.
意外发现:马来西亚豹子一般黑 "又是一只黑色豹子?!"猫科动物专家川西一边端详着刚从实验室取回的彩色照片,一边不无惊讶地说.  相似文献   
3.
4.
大马学者对本国良好的引资环境颇为自豪,他们认为,即使中国有着 显著的人才、成本优势,也难以在未来领先于大马。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作为汽油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热加合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时间为14h,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配料比为1:2。对合成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4种产物做了滤纸分散和金属表面氧化结焦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其中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的增溶率达到9.2%;4种产物在铜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小,在钢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大。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和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对增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3mg/g时增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Na-SMA)为湿敏材料,采用浸涂的方法,在小型叉指金电极上成膜,制备了高分子电阻型湿度传感器.研究了浸涂液组成对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浸涂液中Na-SMA浓度的提高,元件的电阻、湿滞降低;而随着浸涂液中聚乙烯醇(PVA)浓度的提高,元件的电阻降低,湿滞增加.  相似文献   
7.
在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时,聚电解质是必不可少的.文中的聚电解质MS是由马来酸酐和苯乙稀共聚合成,它的大分子碳氢主链以多羧酸和多芳基取代为特征.在胶囊化过程中,聚电解质MS通过电荷效应,使能生成胶囊壁材的三聚氰胺—甲醛预缩体聚拢在胶囊核心的表面,进行原位聚合,所生成的不溶性产物逐步固化为壁材.阐述了该聚电解质的乳化、稳定、催化和定位效应,以及不同马来酸酐—苯乙烯合成比的聚电解质对于微胶囊颗粒大小、气密性、包容量和显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彩荣  张阿方 《河南科学》1997,15(3):287-290
以Hp型固体酸为催化剂,对马来酸酐与正丁醇的液相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究了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带水剂苯的用量,Hp型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使用次数等对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影响,找出了合成该酯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辊开炼机上采用马来酸酐(MAH)单体对天然橡胶(NR)进行接枝改性,再与高耐磨炭黑(HAF)混合,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炭黑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MAH改性NR/HAF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中MAH用量以1份为宜。引发剂DCP的引发效率比BPO略高,用量以0.5份为宜;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热稳定性较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碳黑在NR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界面结合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TG和DSC热分析技术对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637K;683K后热分解速率迅速增大,703K时达到最大,在761K时分解基本结束;共聚物在氮气中失重20%和50%时的温度分别为679K和700K,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5 K;根据K issinger法求得非等温条件下共聚物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173.21 kJ/mol,指前因子为3.293 9×1012m in-1,由Crane法求得其反应级数为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