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讯》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描述了奎尔走出困境的过程。文章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角度分析了奎尔的成长历程,在对自然生态怀有充分敬畏的同时,表达了人对自然生态的极强适应能力;在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表达了社会生态可以给予人羞辱、帮助和慰藉;在对人从脆弱到坚定的心理变化中表达了精神生态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2.
3.
"非典"期间读者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读者流量的变化波动是由诸多方面引起的,它不仅与馆藏文献资源、阅览场所、服务设施有关,而且还受每年新生的招生数量、节假日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2003年春夏在全国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就是一次典型的突发事件,它引起的连锁反应也波及到了图书馆读者的流动状况。在“非典”期间,由于外在环境的变化引起读者流量的异常波动,打破了一般读者流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孟方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3):106-10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黎锦明创作颇丰,曾是一位较为活跃的有影响的著名作家,有些作品在当时曾引起文坛的瞩目和社会的反响。长期以来,他和他的作品被人漠视和遗忘。实际上,他的小说在题材内容选取上很是广阔,在体式技法运用的多样性上更是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本着探讨《变形记》本义和作者的主观价值指向的阅读原则,视主人公的“变形”为一种人生假设,认为作者通过这一假设预测了自己的人生结局。同时认为该作品存在着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生理“异化”和家人的心理“异化”,而后者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散文创作贯穿着他短暂的一生。郁达夫虽以小说闻名于世,但是“郁达夫散文的艺术成就,实不在他的小说之下”,在他的散文中,始终蛹动着一个“述叙者”的形象,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在当时,都是开风式的格调,而最重要的是其散文忧郁隐藏着对祖国凝重的爱。这些独特性,是郁氏散文最为闪亮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大人物盖茨比的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大人和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追求旧日的恋情,却未意识到上层社会虚伪残酷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爵士乐时代美国上层社会的解剖,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缺陷的分析,来说明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萧红和张爱玲所创造的现代抒情小说和传奇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文体模式,为小说创作的抒情化及通俗化带来了新的形式和新的世界。忧郁感伤的抒情格调与冷静细致的反讽笔法、松散自由的散文体与传统小说的故事性、充满诗意的美学意蕴与繁复艳丽的意象追求,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成为现代小说史上两种个性不同的艺术建构。  相似文献   
9.
乡土情感与政治理念在《山雨》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小说前半部分,乡土情感占优势,使作者能够充分调动丰富的乡土生活积累,作品显得浑厚沉实;后半部分,政治理念渐渐占了上风,作者驾驭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使小说出现了思想与艺术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是人物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鲁迅悲剧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出色的,阴冷的自然景象、麻木愚昧的周围人群和凶残酷烈的封建势力所形成的典型环境为悲剧人物活动设置了特定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