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乐--特定时代和文化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书写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难忘的一页。深入分析和探究它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千多年前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惊世骇俗之言.他的不朽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一巨著中,作者从各个方面记述了中华民族自轩辕黄帝以迄西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其中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历法、人物、科技、医学、音乐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周代在礼乐制度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雅乐作为西周宫廷乐舞的主体部分,首先强调的是它作为礼的一部分所发挥的政治作用,因此,雅乐的艺术形式是遵照礼的规范性而建立起来的。文章通过对西周时期雅乐的代表作品"六大舞",结合相关文献,对雅乐的综艺形态、结构形态、类型特征等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田耀农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1):134-136
汉以后,雅乐多次失传,以至人们认为它只是一个假古董。韶关学院音乐系江帆、艾春华教授的专《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阐述了一种活的雅乐——中国孔庙雅乐。  相似文献   
5.
从宋代音乐史料看“雅乐”的神秘主义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正史中有关音乐史料的记载主要是《雅乐》,在历代统治阶段的《雅乐》中几乎都蕴含着极其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尤其以宋代的《雅乐》特别突出。本文从宋代音乐史料撷取有关史料,论述了《雅乐》应用的场合及内容,乐律制度,乐器制造和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6.
雅乐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礼乐形式。以传统雅乐的构建与呈现为载体,是平顶山学院探索当代中国音乐根文化、创新学科建设的践行举措。通过文献整理、乐器复制,特别是艺术实践,对创新音乐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奇石与雅乐     
周安平 《世界博览》2009,(11):79-80
雅乐的乐音在当代中国几乎已无从寻觅,却在异国的土地上逐渐崛起,得到爱乐者的认同和欣赏。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乐记》中音乐的起源、特点、作用的论证的角度来探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这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而揭示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文艺观在音乐这一艺术样式中的体现,从功能论的角度看待传统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念在社会政治教化、维护统治阶层既得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雅乐涉及文化心理及历史政治的多重理论结构,其理论体系以及实践中的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的音乐政治互动方式的提出,揭示了雅乐在周代礼乐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作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韶乐的起源及主要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韶乐发明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传承至隋代以前结束,隋代以后宫廷的文舞还保留着韶乐主要因素;同时,韶乐与朝鲜半岛宫廷雅乐具有密切关系,后者所用乐器、道具、乐舞风格等都受到了韶乐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