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倍受关注的河北省邯郸市农业银行支行金库被盗案近期有了一审结果,任晓峰、马向景二人以贪污罪被判处死刑。任、马二人非法获取四千多万元巨款用于购买彩票,案件受害方邯郸农业银行能否向当地体彩中心索回任晓峰等人用于买彩票而支付的巨款?善意取得能否适用于该案?本文通过分析善意取得制度基本理论,结合新出台的物权法规定,指出此案不适用善意取得,巨款应予追缴返还给邯郸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善意取得作为保障交易安全、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必须的法律制度安排,一直是以动产交易物为构成要件的。动产善意取得的直接的逻辑基础源于占有的推定力和公信力,其理论基础在于对交易安全的追求。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直接逻辑基础为登记的推定力及公信力,其理论基础同样源于对交易安全的保护。传统的善意取得只适用动产是历史的惯性使然,登记的公信力作为抽象的原则不能直接达到保护不动产交易安全的目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3.
论在经济交往中盗赃物的善意取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受物权法调整。我国现行立法对善意第三人的权益保护不周,尤其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善意占有人的权益常常受到侵害。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立法宜采“中间法立场”,兼顾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对盗赃物等占有脱离物,在立法技术上,采“例外规定主义”。  相似文献   
4.
张庆新 《科技信息》2012,(21):236+265-236,265
文章认真总结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制度创新、教育创新、监督创新方面的经验,探索了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以创新思路谋划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实效,湘西自治州结合实际,开展三大具有当地特点的活动:全州涉危企业从业人员签订安全生产遵章守纪承诺书。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每个涉危企业从业人员签订的承诺书一式二份,一份自己保管,一份由企业存档备案,并每两年签订一次。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油田企业的开采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增收,成为近年来我国各大油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低渗透油田,我国各大油田也不断创新开采技术,油田各种压裂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的显现出来,压裂技术不仅提高油田采油的速度,更有助于提高油田整体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与刑事赃物追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准确把握《物权法》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关于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立法精神,解决物权法善意取得制度与刑事赃物追缴的刑民交叉和冲突问题,就必须结合国外赃物善意取得制度以及相关案例全面追溯、梳理我国对于刑事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有关立法实践及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物权法》的出台,使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有了明确的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为基础,对动产善意取得的概念、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善意取得的规定和相关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9.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经历了从“手护手原则”发展到《德国民法典》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真正确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以其特定的价值和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为基础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日渐频繁的交易的安全。而在我国,《物权法(三审草案)》中就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作出了初步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该规定有瑕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善意取得制度传统上是动产的善意取得,不动产是否适用多受非议。但是,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是行得通的。占有是动产的公示方法,登记是不动产的公示方法,动产善意取得的无权处分人是占有人,相对应不动产而言,其无权处分人应为登记人,善意第三人出于对登记的信赖,从登记人处通过法定方法取得不动产,自应受到法律保护。我国对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在理论和立法上经历了从否定到承认的过程,《物权法》第106条明文规定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