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锥型喷嘴组合射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组合喷嘴射流由初始段、基本段、过渡段和均匀混合段四部分组成。在射流的初始段中,每个喷嘴射流都存在等速核区。在基本段中,每个喷嘴射流的速度分布均有相似性,但其规律彼此不同,文中给出了各自的数学表达式。在过渡段中,各射流之间相互干扰、掺混十分显著,速度分布无相似性。在均匀混合段中,各射流混合的结果变为单一射流,又出现了相似性,本文也给出了其速度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研究得到的一些规律对进一步研究复杂射流和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喷射钻井机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回顾了世界各国核电发展和应用的情况,并对其安全性作了分析,指出,核电是一种安全的能源。  相似文献   
3.
李阔湖  景东山  温耐  张芳 《科技信息》2007,(27):203-203,234
利用边界元法,对直角锥镜腔的模式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模式分布类似于稳定腔的模式,并且腔的菲涅尔数越小,模式阶数越低,当菲涅尔数合适时,可实现基模振荡。  相似文献   
4.
5.
针对于硅基集成电路中螺旋电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了已有的对称型电感和锥型电感结构之后,针对电感在高频时的物理特性和电感的具体结构,结合两种结构的优点,提出了更加合理的锥型对称电感,使得螺旋电感的电感值、品质因数、差分特性和自激振荡频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本优化方法尤其适合高性能全差分电路设计过程中对高性能电感的要求.本优化设计选取典型的单层正方形螺旋电感作为测试对象,工作频率2.439 GHz,芯片面积最大值限定为250μm×250μm.  相似文献   
6.
7.
为提高煤矿井下硬岩钻进破岩效率,设计了Φ94mm内锥型PDC钻头,并对其进行了破岩过程仿真分析,以研究其受力特性。结果表明:与相同规格三翼内凹PDC钻头相比,在同等工况条件下,内锥型PDC钻头所需轴向载荷降低近13%,破岩效率提高近30%;内锥型PDC钻头破岩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占钻压的9.8%,钻头容易产生涡动,因此对于内锥型PDC钻头应关注其侧向力平衡的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试制Φ94mm钢体内锥PDC钻头并进行现场试验,相比于工区现用Φ94mm普通钢体三翼内凹PDC钻头,试验钻头平均寿命提高2倍左右、破岩效率提高40%以上,表明研制的新型内锥PDC钻头有助于降低钻进成本,提高破岩效率。  相似文献   
8.
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种常用的聚氯乙烯装饰材料的着火特性,探讨了不同的辐射热通量对其着火时间的影响.若用1/tig 对辐射热通量作图,则可得到最小辐射热通量,并且两种实验方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对于Ф8以上较大管径油管的封接一直是个难题,这是因为制动油管通常采用的:喇叭口型和前锥115度型都不适用于大管径油管。而在一些卡车特别是重型卡车和大客车制动油管的管径,往往做到Ф10、Ф12甚至Ф15、中16,在这种大管径的制动系统中往往采用另一种连接方式——卡套式连接方式。另外由于车体空间的限制,一些油管连接端做得很短,例如Ф12管端仅30mm长,这在通常封接中是无法做到的。然而这些问题在卡套式油管中都被解决了。本文讲述了卡套式油管的制作方法,并且对卡套式油管的预先装配和装配过程中时常发生的漏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2×2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提出一种检测溶液浓度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熔融光纤拉伸锥形曲线和超模耦合器理论,分析计算出熔锥型光纤耦合器输出分光可见度与其耦合锥区外部介质折射率的关系曲线;然后,实验上将2×2单模光纤耦合器浸入一种溶液中,当光经过熔锥耦合区后,其耦合分光可见度将随锥区外部的溶液浓度(折射率)而变化.由此,可实现对溶液浓度的检测.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