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上古音系声类研究,有清以来主要依据《说文》,本文吸取近年来古文字研究成果,对第四版《全文编》中的谐声关系,利用数理统计公式进行了几率计算,并以《切韵》音系上推,构拟了两周金文音系的声母系统.  相似文献   
2.
史有为先生的《叠用符刍议》认为中国人使用叠用符始于金文时代,并且考察了西周至汉代的使用情况。其实,叠用符的使用可以上推至商朝的甲骨文时代,汉代以后中国人还一直在使用它,直至现代社会,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使用的实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应该将其收入现有的标点符号系统中来。  相似文献   
3.
金文月相词语的含义是西周年代学的难点.设计了一种方法,避开每件铜器属于哪个王世以及每个王在位的历史年代的问题,选择7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月相历日的金文材料,由历日的相对限制关系探讨各个月相词语的可能范围.结果认为既生霸和既死霸的范围当分别包含一个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初吉是一个月前面的若干日,大约是指初干吉日.  相似文献   
4.
金文“宇”字不与“(宀禹) 、禹”相通,“(宀禹)”在西周金文中作“(宀禹)居”解。《中作父乙方鼎》铭文所载之“ 土”之“ ”字,亦即“(ke)”字。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常常称创始人为鼻祖?这跟鼻子有关系吗?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的读音  相似文献   
6.
云内人孟攀鳞是金元之际政坛与文坛的重要人物。《全辽金文》对其传记甚略,且仅收文一篇。笔者结合现有资料对孟攀鳞生平、交游详加考证与补充。同时又发现其佚文数篇,现抄列、标点出来,期与学者共享。  相似文献   
7.
学者们对金文语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金文韵读的探求;二、利用金文语音对上古音研究进行补苴;三、探求金文音系。  相似文献   
8.
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决西周王年 ,是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 ,发挥历史学、考古学、C1 4 测年和天文学各自优势 ,经数十次专家会议协同讨论认可的结果。这个结果今后可能还会改进 ,但它已不是如以往研究西周王年那样是个人行为 ,因此它要周密得多。为了准确地判定灭商之年和晋侯苏墓的时间 ,已作出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和第一次使用系统C1 4 测年 ,大大提高了精度。金文历谱在推算时严格地依据金文学家最新的铜器分期断代表。排定金文历谱和西周王年时 ,利用了新近发现的七个支点 ,具有较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出土及传世先秦文献中“金”的含义进行了考察,表明至晚在西周早期“金”的广义含义已包含红铜、青铜、锡(或铅)等多种金属或金属材料在内,形成了古代的金属概念.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金属或金属材料的使用,广义的“金”,即古代的金属概念的内涵也在扩展和变化.古代金属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的嬗变反映了古人对物质世界认知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金“扬”字数量极多而变化纷繁,其在铭器金中表现出的意义,与甲骨不同,与今天的常用意义相差更远。就其变化纷繁的字体形状进行分析,可以把众多的形体归纳为四类,其主要意义为“称扬、颂扬”,其次作人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