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选用优良品种。新品牌蔬菜往往都是以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优点而深受消费欢迎。根据市场需求适时种植新品牌蔬菜,大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谷建英  尹树萍 《科技信息》2008,(23):210-210
随着与世界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严峻。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我国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越来越被各学校所重视。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双语教学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并使双语教学广泛应用到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就目前来看我国主要存在浸润式、沉浸式、过渡式、维持式四种双语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双语师资水平不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不强,“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笔者教授VB课程中尝试的几种互动方式,以及这几种互动方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滥用情况也比较严重。本文根据信息技术滥用的原因,指出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必须坚持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JIT(适时生产系统)是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尤其在日本应用得相当成功,体现了现代工业管理的科学性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JIT 系统的原理、益处和当今 JIT 在各国应用情况以及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笔者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精心设计了一些具有创造性与探索性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契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所认同。如何设计具体的任务无疑是信息技术教学成功的关键。将生活实践、认知规律和适时评价与任务设计有机结合,是进一步提高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技术迅速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教学,远程教育在处理图文、动画和视频以及它的操作简单、便捷和内容丰富等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远程教育也存在着缺乏情感交流以及教学内容程式化等缺点。从文章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把远程教育适时适量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就会更快更好的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李建军 《科技信息》2010,(25):247-247
为提高抗震设防地区住宅楼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大多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板。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浇板特别是大跨度现浇双向板常出现板角和跨中裂缝,直接危害结构安全。本文在分析了裂缝原因后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宜放慢进度、控制规模、适时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开工,1997年11月第一阶段大江截流任务完成,目前已转入第二阶段工程建设。到2003年汛前,大坝将浇到140m高程,初期蓄水135m高程。第二阶段工程是“三峡整个工程的高峰期,也将是创造世界工程纪录的高峰期”。在进入“高峰期”之前,提出放慢进度、控制规模、进行调整,似乎不合时宜。但笔者以为及时进行调整,十分必要,为时亦尚不晚。如果一旦木已成舟,则无法再作追改了。一、调整之所以必要的理由首先,三峡工程风险极大,有些重大问题还有待作出更加充分的严谨的综合评价与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