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联立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对环醇和酯的36个分子的结构与其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不同极性柱上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模型。模型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775 (SE-30柱 )、0.9312 (Carbowax20M柱)、0.9482 (EGSSX柱) ,相应的文献值分别为0.9518、0.5866、0.6227。由于量子化学参数能较准确的反映分子的电性相互作用,文中建立的模型比文献中仅以分子连接性指数建立的模型对极性色谱柱上非同系物的保留值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分子拓扑理论基础上,定义原子结构参数αi和βi,由αi建构连接性指数^mL,由βi建构拓扑指数B。研究硫醚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结构的相关性,建立相应的定量模型,预测了硫醚在4种极性固定相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各样本总体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对硫醚保留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该法还具有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提出了计算取代芳烃原子点价δi的新方法,并由δi建构了取代芳烃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Xn,用mXn与取代芳烃对斜生栅列藻急性毒性,诱发浮萍萎黄病毒性、绿藻毒性、大型蚤毒性、斑马鱼毒性和金鱼毒性等6项生物活性相关联,获得令人满意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应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0.975 8、0.984 6、0....  相似文献   
4.
洪晖 《科学通报》1995,40(12):1108-1108
MCI法是由Kier和Hall等人根据拓扑理论,在Randic分支指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拓扑方法.由于该法完全以分子结构为基础,并且具有计算简便、准确等优点,MCI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物理化参数(如Kow,S),环境参数(如Koc,BCF)以及生物毒性的预测中.但是,当所研究化合物的种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疏水性物质还包括有亲水性物质时,仅用简单的连接性指数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非色散力因子(△X~v)是由简单分子连接性指数演化而来的.Bahnick等成功地应用△X~v对大量不同种类有机物的K_(oc)值进行了预测,张育红等也应用非色散力因子对部分取代芳烃对绿藻的毒性进行了成功的预测.本文对大量不同种类的有机物水溶解度采用MCI方法进行预测,发现简单分子连接性指数与非色散力因子同时使用能够有效地预测水溶解度.  相似文献   
5.
脂肪族饱和一元醇沸点的QS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碳原子取代醇中的氧,构造出极性很小、结构和原化合物相似的分子.根据分子中碳原子I的核磁共振峰数,提出碳原子的特征值ti =1+∑hij ,并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建立该化合物的连接性指数mT,mT =∑(ti·tj·tk·…)0.5,其中0T =∑(ti)0.5 .考虑到-OH对醇沸点的影响,对0T进行修正,提出改进的连接性指数T =0T +(δi-1)-0.5.T、距离参数L与119种脂肪族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5 2.该数学模型为预测脂肪族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碳原子代替醇中的氧,由此构建出结构与原化合物相似的分子.定义原子i的特征值为gi,并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连接性指数nT和定位基参数δ,用0T、δ与25种醇在6种固定相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进行关联,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8,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基于化合物分子的拓扑图结构建立的分子电负性距连接性指数(a novel scalar index of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edge connectivity,Imedc,∧),在对有机物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QSPR)研究中,具有高度选择性、相关性、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本文尝试将其扩展到无机物:以分子电负性距边连接性指数(Imedc,∧)实现对金属卤代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表征及相关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以此分子电负性距边连接性指数建立20个碱金属卤代化合物的晶格能(U)和34个过渡族金属卤代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fH^θ)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对于碱金属卤代化合物的晶格能相关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MX=0.9732(n=20),对于过渡族金属卤代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RMX=0.8907(n=34),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连接性指数用于链烷烃热力学性质与沸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邻接矩阵和碳原子特征值ti建立新的连接性指数^mQ,其中^0Q对链烷烃异构体具有很强的区分能力,^0Q,N(烷烃中碳原子数)与85种链烷烃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熵、标准生成自由能和沸点关联,相关系数多在0.998以上,属于良好模型,与Randic的^1X比较,^0Q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0χ^h、^1χ^h研究了卤代芳烃、醇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对生物毒性的相关性(QSAR),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取代芳烃与3种生物急性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