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亮 《科技信息》2008,(5):321-321
完善人事争议诉讼这一诉讼模式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本文将从人事争议诉讼存在的缺憾进行阐述,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此诉讼程序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这是在我国长期流传的正统观点。但笔者认为并不能准确反映诉讼法学和证据学上的特点,应该用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来概括其基本属性,才有利于对诉讼证据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通过对诉讼证据基本属性的分析批判,可以深入了解诉讼法学和证据学意义上的关于证据属性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有关问题,以期有利于我国的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环境争端的日益频繁,目前国际环境法中解决国际环境争端的机制已经明显落后,对如何完善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机制,学界研究非常有限。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议,即建立和健全国际环境合作组织、成立国际环境责任基金组织和完善国际环境诉讼体制。  相似文献   
4.
本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解析了证据、证明和诉讼活动三之间的关系。章认为:证据属于客现的物质范畴,证明属于主观的意识范畴,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证据和证明,只有在诉讼活动中才得以结合,实现主客观的统一,也才能实现揭露事实真相、准确结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唯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2):98-101
问句是法庭会话的基础和特征。通过对三场典型法庭审判中的问句进行定性的分析,归纳出问句的类型及其功能,进而揭示出法庭会话这一法律诉讼文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各国诉讼机制的日趋成熟,国际社会对人权保障问题越来越关注,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对于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存在不足。根据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几种严重问题,我们应从立法上明确保障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7.
原告主体资格难以确定问题是环境公益诉讼这一保护环境的良好机制难以展开的一块“硬伤”。基于此点考虑,以改革诉讼理念为基础,提出在实践上借鉴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中的“事实损害标准”以及参考美国环保团体参与公民诉讼的相关规定,以期发动环保团体的力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诉讼诈骗是近年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类型案件,实践中对于此类行为的处理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这些意见的分析,作者提出建议增设诉讼诈骗罪的建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设立该罪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对该罪的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小额纠纷。对于这类纠纷,当事人能否较方便地诉诸法院,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自己的权利,已成为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国有必要构建小额诉讼程序,以充分保障公民诉讼权,实现司法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权利质权的概念及特点,阐明了权利质权的设定因其标的物的不同而不同。债权质权、股权质权、知识产权和其他权利质权的设定除受权利质权设定一般原则的约束外,还受与其标的相适应的个别规则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