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巨人经典,卷帙浩繁,夜半秉烛苦读,诚如醍醐灌顶,非但使平日里倍觉郁闷的胸襟豁然开朗,亦为大师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入木三分的刻画和思索击掌叫绝!不过也怪,许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者“大智若愚”的缘故吧,有时候竟也能从这些被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奉为圣经的东西里找出一些现在看来颇有几分荒唐的论断。比如《论语》吧,自古就有“半部《论语》平天下”一说,恩见其在华夏子孙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举足轻重!可就是这样一部绝对的经典著作。其中亦有现在看来不值一驳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陶易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104-108
对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小窗幽记》译文简注的曲解谬误之处,逐条或作辨正,或为补缺。举凡译文的曲解、标点的讹错、人物典故的误植或缺注等处,皆尽可能予以更正或补充。作为古籍的普及本,应尽可能避免将错误的知识传播给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3.
阴法鲁先生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经过修订,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注释和译文仍有疏误。对这些疏误,作者认为主要是未审词义及不谙语法所致。并不揣浅陋,予以辨析匡正。  相似文献   
4.
李梦生先生的《左传译注》释义准确,但仍存在一些尚待商榷之处。文章列举了七处,主要涉及字词训释和标点。如“斃”非训“死”,而是训“倒”;“絷”非训“缰绳”,而是训“马绊”;“保”非训“碉堡”,而是训“恃”;“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不应点断等等。  相似文献   
5.
重读《论语》重识孔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关龙 《科学》2005,57(5):38-39
两千多年来,注释《论语》的有两千多家,研究孔子人生观、哲学观、伦理观、政治观、教育观、经济观、艺术观的著述则数以万计。然而,对孔子的自然观的研究几为空白。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把孔子塑造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高高在上的圣人。今天,重读《论语》,研究孔子的自然观,可以发现历代留存人们心目中的,其实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假孔子或是半真半假的孔子。所以,笔者认为需要重评孔子。  相似文献   
6.
“孝”是儒家伦理中的重要范畴。笔者认为:《论语》中孔子言“孝”,其文化内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善事父母”外,还应包括一种为政之道和成己之方,一种超越家族关系的社会伦理规范。同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孝”的社会功效,认为孔子言“孝”,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社会责任感。最后,论述了孔子言“孝”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有《论语》之忠恕,有《中庸》之忠恕。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大大发展了忠恕学说。忠恕之道既有丰富的古代实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论语译注》中的三个句子“斯害也已”、“末之也已”、“其终也已”的解释与杨伯峻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论语》和《左传》中所有“也已”句分析后认为在《论语》时代,“也已”已经结合为一个语气词,它们不应拆开解释;其二,“已”的演变过程告诉我们,“也”与“已”的结合处在动词“已”逐渐虚化的过程中;第三,“也”置于主语后表提顿只限于特定的句子,而论语中这三句都不符合这一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