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用脆性介质宏观断裂力学理论讨论了V型对称双切槽炮孔爆破的断裂机理,确定出切槽尖端介质中的断裂韧度和抗压、抗拉强度,导出使岩石沿切槽方向理想断裂所需的爆生气体作用于孔壁的最小压力和允许的爆生气体作用于孔壁的最大压力,从而提出切糟爆破炮孔装药量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2.
光面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面爆破也称密眼小炮爆破,是一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人为控制的爆破方法.实施时,通过合理选择各种参数,严格控制装药量,科学布置各种炮眼,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装药起爆.  相似文献   
3.
管体材质和装药量对雷管起爆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复铜管体和ROX装药量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通过用不同管体材质和不同ROX装药量制成的雷管起爆含水量不同的粉状炸药做试验,得出管体强度大的雷管起爆能力大的结论,并提出了推广使用6号复铜雷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防护门破坏后剩余冲击波传播规律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精确打击条件下坑道中的防护门面临被直接破坏的威胁.为了获得防护门破坏后剩余冲击波的传播规律,共进行了4次模型坑道中防护门堵口爆炸破坏试验.钢筋混凝土模型坑道截面积为0.67 m2,TNT炸药的装药量范围为1.0~4.6 kg.钢筋混凝土防护门厚度为8 cm,配筋率0.2%,混凝土等级C30.用坑道侧墙上的压力传感器记录了防护门破坏后剩余冲击波的波形,分析了剩余冲击波在坑道中的传播规律.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机枪双头弹内弹道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的运动和结构特点,描述了该双头弹完整的内弹道过程,提出了双头弹内弹道计算假设,应用双头弹内弹道计算方程,计算出了12.7mm对头弹膛内压力和两弹头速度的变化曲线,对某12.7mm双头弹,当质量、质量匹配、装药量、起动压力、药厚等参数变化时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精确制导武器的装药呈细长化的发展趋势.为获得现代武器装药长径比对坑道中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影响规律,共进行了11次比例模型坑道爆炸试验.模型坑道长10.0 m,由钢筋混凝土拱单元组成,单元截面积为0.67 m2;TNT炸药在坑口外爆炸,装药量范围为 1.0~4.6 kg.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坑道中的冲击波波形,由实测数据得到了不同装药长径比情况下坑道中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分布,分析了装药长径比对坑道中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界面对浅层水中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中爆炸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爆炸冲击波峰值压力随比例水深、炸高、测高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深对爆炸场冲击波值压力影响较小,炸高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露天开采地下采空区对穿爆工作的影响原因研究,发现影响生产的关键问题.采用空区探测技术首先确定空区的空间状态,然后根器空区的几何形态对不同部位采用各异的穿孔方案,经过精细的单孔药量计算,形成精密的起爆网络图,进而解决制约露天生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深孔爆破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在采用深孔爆破时确定爆破参数大多是只靠经验,没有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深孔爆破中爆破参数的确定机理,得出了炮孔的布置方式、炮孔直径、炮孔间距、炮孔排距、不耦合系数、炮孔长度、封孔长度和一次起爆药量等这些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示例说明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强爆炸作用下密闭坑道内TNT爆炸准静态压力特性问题,基于能量守恒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准静态压力计算模型,并在试验坑道内开展了系列TNT内部爆炸试验.结果表明,爆炸产物二次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对约束爆炸准静态压力有明显的影响,当药量体积比Q/V较小时,理论计算模型能较好的估算坑道内爆后准静态气压,Q/V为0.234 k g·m-3和0.463 k g·m-3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4.6%和1.4%.;当Q/V增大时,坑道内大气环境参加二次燃烧的爆炸产物比例越小,使得准静态气压增大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