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不仅小说的虚构观念开始明确出现,而且方术之士在编撰志怪小说时也开始了有意的虚构。但是,虚构不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概念问世的,而是在一片批评和谴责声中出现的。虚构作为小说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魏晋南北朝并没有得到确立和认同,六朝人反对虚构,崇尚真实。小说记事真实与否,几乎成了评价其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此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虚构与真实问题,还存在极为复杂的关系,我们难以分清小说的故事何者为虚,何者为实;也难以分清小说是在原初的故事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有了虚构,还是小说家在整理加工时进行了虚构,小说家是进行了无意的虚构还是进行了有意的虚构。  相似文献   
2.
周朝生  孙小力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48-149,156
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世人论说多就景而景、就法而法。其实这诸多造园手法,许多根本就是筑园者从诗、画等艺术形式中借鉴所得,它和中国山水诗画的演进息息相通。本文立足于从诗、画与园林构筑关系的角度,阐述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文章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讨论了"虚"与"实"相互补充的范围、相互补充的程度,以及"能实与不虚"与资源共享程度的关系,分析认为在虚拟仿真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因影响因素众多这一原则的实施难有统一的标准,其中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电影《催眠大师》的热映,在影迷中掀起一阵"催眠热",稀奇古怪的问题层出不穷:催眠真那么防不胜防,能让人重回童年,亲历梦境?能封存记忆,治疗心疾?催眠术,在古代被称为祝由术,最早是用来骗人的骗术,也经常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后在西方被用于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逐渐转换为心理学的一个门类。近日电影《催眠大师》的热映,在影迷中掀起一阵"催眠热",稀奇古怪的问题层出不穷:催眠真那么防不胜防,能让人重回童年,亲历梦境?能封存记忆,治疗心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起源于宋代的士流园林即文人园林,发展于宋元明清,兴盛于清朝末年,是晚清三大园林中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并将其作为最终和最高的目的,小中见大,无中生有。其艺术魅力就在于营造空间的虚实氛围。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意境培育等进行剖析与探讨,揭示了苏州园林空间隐含着的虚与实、遮与档的造园精髓和人文情怀,旨在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增强现实( AR)技术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分析增强现实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其在国内外的部分应用现状,并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陈锐  李悦 《工程与建设》2009,23(6):796-797,800
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差异,文章通过对建筑的重要构件——墙的分析,对中国和西方的墙体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和解读,由墙文化的不同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审美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传说的本源性及广东阳春铜石岩石刻考察,刘三姐实有其人,其初始是民间杰出歌手。铜石岩石刻是迄今唯一可信的记载真实刘三姐信息的文献,其后600多年几乎无文字记载,全凭口耳相传。明、清及其后所记载的刘三姐,属后人传说中之演绎、兼容、虚构及衍生,仅是一种多元民俗文化的意象和载体,不可混淆于本真刘三姐,学术界当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从中国诗词和绘画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艺理论,强调情景交融、神思妙悟。意境的重要审美特征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阅读有意境的作品要运用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和联想,着重体悟它的余味、余意,才能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0.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其本质是人,是人性,是人性化空间的围合分隔.以老子学说"有无相生"论述了建筑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在这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中,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提出了人造空间的围隔必须应用科学发展观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