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动物性食品中土霉素(OTC)和四环素(TC)进行测定,样品经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丁二酸钠缓冲液除蛋白后,由SPE-C18小柱提纯净化,经ODS-C18柱分离后,用8%氧氯化锆溶液柱后衍生,与锆离子的螯合物在激发波长(Ex):406nm和发射波长(Em):515nm处检测。实验优化了锆试剂的浓度和柱后衍生的条件,提高了栓出的灵敏度,土霉素和四环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9.59%和92.59%,变异系数(CV)分别为4.98%和6.74%。土霉素和四环素的最低栓出浓度(信噪比5:1)分别为3μg/L和5μg/L,线性范围为0.01~10μg/L,土霉素和四环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1.0000。  相似文献   
2.
3.
实验采用邻苯二胺与双乙酰形成的化合物产生荧光的方法测定酒类中的双乙酰,其测定范围为0.005-0.36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3.2ppb。并对实验条件、干扰、回收率、精密度和可靠性实验等进行了研究和最优化,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消化测定煤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砷。用硝酸高压消解,然后用原子荧光仪测定。方法的检出限0.011ng/L,线性范围0~40ng/L,其回收率为90.95~104.25%。该方法简便了煤和土壤中砷的消化和测定,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相似文献   
5.
计算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萘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张志德赵德华唐波(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济南;第一作者33岁,男,副教授)环境科学研究中对具有致癌活性环芳烃化合物分析越来越重视〔1〕.高灵敏度荧光分析芳烃化合物已成为新的热点,Richardso...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动注射荧光法同时测定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它们的激发光波长为λex=230nm,发射光谱波长分别为300nm,293nm,通过控制溶液pH值方法可以达到同时测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苯酚和SDBS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建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体外活性荧光检测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的NA抑制生物活性.采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反应后溶液荧光强度与产物4-MU浓度在0.1~1.2μg/m L内成良好的线性相关系(Y=39482X-254.05(r=0.9994)),该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与重复性良好,反应后溶液在4℃条件下4 h内稳定,双黄连口服液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高达64.20%.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对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8.
导数同步荧光法测定猪肉中强力霉素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当的条件下,强力霉素可与镁离子形成具有强荧光的络合物,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胶束体系中,荧光可进一步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强力霉素残留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强力霉素线性范围为0.2~10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9%~3.9%,检出限为12μg/kg,加标回收率90.5%~107.3%.该方法已应用于猪肉强力...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6-羟基水杨酸-EDT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对Tb3+、Dy3+、Sm3+等金属离子激发态→金属离子基态跃迁型荧光增敏及Y3+、Lu3+对该体系配体激发态一配体基态跃迁型荧光增敏效应。开发了同时测定Tb3+、Dy3+Sm3+、Y3+(Lu3+)的新荧光体系。利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某些稀土氧化物中的铽、、镝、钐、钇、镥含量。  相似文献   
10.
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荧光显微镜和人工杂交授粉结实情况的观察,研究了抗草甘膦甘蓝型油菜Q3(Brassica. napus L.)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风花菜[Rorippa palustris (L.) Besser](作母本)与Q3(作父本)杂交高度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管生长受阻,分别停滞在上述杂草的柱头表面或花柱上部1/3处;而野芥菜×Q3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和性,亲和指数为1.65.在大田邻近间隔种植和自然授粉条件下,Q3与遏蓝菜、荠菜、碎米荠和风花菜间的基因流频率为0,与野芥菜间的频率为0.86%.上述结果表明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流,基因流频率与杂交亲和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