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杰克 《科技智囊》2011,(10):I0014-I0018
中国山茶油产业竞争战略 从上文基于消费者与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营销健康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山茶油等高档食用油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基础上,整体山茶油产业可以说是日趋扩大,同时由于行业竞争的不充分和国家对这一产业的扶持,更给产业中以质量为基石的从业者和拟进入这个行业的新加入者带来无限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3.
茶油烷醇酰胺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油和甲醇反应生成茶油脂肪酸甲酯,再和二乙醇胺反应得到茶油烷醇酰胺。测定了它的表面张力、发泡力、润湿力、浮化力、钙皂分散力。结果表明:茶油烷醇酰胺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D食品有限公司的市场调研,在对D食品有限公司概况介绍基础上,展开茶油选择与消费意愿等维度的市场调研,并在市场调研的数据支撑基础上提出D食品有限公司的利基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茶油维生素E软胶囊壳成分对胶囊壳性能的影响.以柠檬黄为指示剂,对比囊壳和测定囊壳不同配比所制囊壳的溶解速率,优选了胶囊壳最佳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壳最佳配方为融胶温度70℃,明胶:甘油:山梨醇:水为100∶48∶3∶100.  相似文献   
6.
对12种山茶种子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的初步分析如下:浙江红山茶种仁含油率55.40%,广宁红花油茶种子含油率为52.98%,水份含量都在0.1~0.2%以下,除大花红山茶油的酸值是3.4外都在3以下。油酸和亚油酸占85%以上,都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测定结果表明茶油是一种营养价值高,耐贮藏的优质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7.
翁凝 《海峡科学》2014,(9):55-58
该文阐述了运用PCA对茶油需求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意义,通过相关文献综述指出了茶油产量、茶油价格、人均国民收入、油脂类价格指数、人口数量和人均茶油年消费量是影响茶油需求经济效益的6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茶油需求经济效益的这六个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茶油产量、茶油价格、人均国民收入、油脂类价格指数和人均茶油年消费量来反映茶油需求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并对茶油需求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年开始,茶油需求的经济效益由负转正,2011年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好.文章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提高茶油需求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油茶产业发展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油茶产业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笔者概述了油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总结了近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辩明了油茶产业的定义、内涵与发展趋势;从生产、技术、市场和社会等层面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定位与目标。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顶层设计、修订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构建油茶产业链,明确各环节功能与利益;整合科技资源,重点攻克油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多样化的生态产品,拓展油茶产业领域;大力推广新品种和低产林改造;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油茶丰产栽培水平;创新经营模式,调整油茶产业生产组织形式;搭建油茶产业发展的大数据与交易平台;强化规范市场产品质量控制;加大政府权威宣传力度积极创建油茶知名品牌;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等11条建设性建议。笔者从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疏理了应对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对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两种茶油的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用丙酮和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对用压榨法粗制的金黄色茶油和市售的精致无色茶油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两种茶油对常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的抑菌活性及溶剂是否会对茶油抑菌效果有影响,以及pH值对精致茶油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粗制的金黄色茶油还是市售的精致无色茶油都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用丙酮和乙酸乙酯两种不同溶剂处理,茶油的抑菌效果不受影响.两种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米曲霉、啤酒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完全相同,分别是3%、4%、7%、3%、1%,其抑菌效果与1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效果相当.PH值对精制茶油的抑菌效果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精制茶油在pH值4~9的范围有很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技》2008,(10):10-10
由于消费者对于茶油的营养价值不了解,目前,茶油的市场销量还比较低。专家表示,茶油市场商机有待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