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铜陵江段胭脂鱼误捕与救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多年在长江上野外考察资料及保护区内两个渔获收购点,记录铜陵江段遭误捕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全年误捕个体90%;误捕中致死的个体近27.5%.铜陵白暨豚养护场对受伤的胭脂鱼进行收容和治疗,提出流网为保护区推荐渔具,严禁断箔和电网,以及在礁坂河床中限制钩具作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辽阔的海域,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为众多水生野生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巨口牛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俗称大口胭脂鱼,是北美洲淡水经济鱼类,也是美国池塘养殖鱼类之一。体圆筒形,体侧腹部呈淡橄榄绿色。头部较大,具有较宽的圆钝形的吻。头长为全长的20%~25%;眼径为吻长的48%~60.5%。侧线鳞35~39个,背鳍长,具23~31鳍条。巨口牛脂鱼在北美洲分布甚广,在美国,发现最大的个体体重达2.2~3.6kg(20冬龄鱼)。巨口牛脂鱼喜栖在温暖浅水或水流缓  相似文献   
4.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在不同盐度、不同氮磷营养盐组合浓度下进行96 h急性胁迫实验,研究其在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腮丝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的反应,探讨其在模拟河口区水域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在96 h的盐度急性胁迫中,在盐度小于10的情况下,胭脂鱼存活率可达100%;盐度3和盐度0组的SOD活性和Na+/K+-ATP酶活性始终无显著差异(p>0.05);在96 h的氮磷急性胁迫中,当水体中氮磷浓度均优于Ⅳ类水质标准时,胭脂鱼的存活率可达100%;Ⅳ类水质组的SOD活性在48 h时显著高于Ⅱ类和Ⅲ类水质组(p<0.0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胭脂鱼在盐度小于3,水质中氮磷浓度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时生理反应比较平稳,具有较好的生存适应性.通过对比现实河口地区的水质状况,目前长江河口南支青草沙以西水域的水质条件可以满足胭脂鱼幼鱼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大口胭脂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得到了大口胭脂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序列,经过对比分析,其序列全长为920bp,碱基含量分别为:胸腺嘧啶(T)29.8%,胞嘧啶(C)21.6%,腺嘌吟(A)32.4%,鸟嘌呤(G)16.2%,与其它鲤科鱼类相比,胸腺嘧啶含量略低,鸟嘌呤含量略高,其它则相似,成功地识别了终止序列区(nt,1-235处)、中央守区(nt236-566处)和保守序列区(nt.567-920)处,并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ETAS以及保守D(CSB-D)和保守序列1、2、3(CSB1,CSB2,CSB3),这以中以为将来进行大口胭脂鱼的种群分化研究和资源保护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关于鲤科鱼类咽骨咽齿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以往的分类工作者都注重于咽齿,而较忽视咽骨和咽齿的综合性研究。朱元鼎(1935)、小林久雄·前田孟(1961)、Eastman(1977)和李仲辉(1982-1985)等曾先后对鲤科和胭脂鱼科的咽骨咽齿进行过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索咽骨咽齿的形态特征在鲤科鱼类分类中的地位及其与食性的关系,作者对鳊鲌亚科鱼类的咽骨咽齿进行了较详尽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