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建立炎平灌肠液中芍药苷的质量浓度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Kro-masilTM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40∶6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室温.芍药苷在0.2~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99.18%.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炎平灌肠液中芍药苷的质量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药典提供的模拟胃液、肠液配方,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了太平洋牡蛎肌肉过敏蛋白和非过敏蛋白在体外模拟胃液、肠液消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中,非过敏蛋白均能被胃蛋白酶快速降解,而主要过敏蛋白原肌球蛋白在60 min时仍未被...  相似文献   
3.
本以中国药典中的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模拟人体胃肠环境,对过氧化物酶的稳定性进行了一系列单独及综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在人工胃液中受到很强的破坏,而在人工肠液中则较为稳定。同时还发现,天然结构的过氧化物酶对胰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4.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药典中的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作为模拟人体胃肠环境,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稳定性进行了一系列单独及综合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人工胃液中会受到较强的破坏,而在人工液中则颇为稳定。同时还发现,尽管是天然结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胃蛋白酶和胰酶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但被胃酸处理后结构松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却可被胃蛋白酶和胰酶较有效地水解。  相似文献   
5.
鲤鱼过敏原(胶原蛋白)的体外模拟消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采用酸法提取纯化鲤鱼过敏原(胶原蛋白),依据美国药典提供的模拟胃液、肠液配方,分别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对纯化的胶原蛋白进行酶解消化,以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测定纯化的胶原蛋白在体外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鲤鱼胶原蛋白经模拟胃液(胃蛋白酶)消化15 min出现较为明显的降解,消化1 h的产物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经模拟肠液(胰蛋白酶)消化30 min出现较为明显的降解,消化3 h的产物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经模拟肠液(胰凝乳蛋白酶)消化1~4 h均未出现明显降解,其消化产物仍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果提示,鲤鱼胶原蛋白的耐消化性及免疫原性可能是导致食物性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冻藏温度(-18,-30,-80℃)和3个冻藏时间(3,6,12个月)对鲍鱼肌肉进行冷冻处理,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藏方式下鲍鱼肌肉模拟胃肠液消化的产物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鲍鱼冷藏过程中肌肉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各种冻藏鲍鱼消化终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对冻藏鲍鱼肌肉蛋白均能分解,但冻藏时间越长,鲍鱼肌肉越难被降解,其消化速率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但是,不同温度下冻藏相同时间对鲍鱼的消化速率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冻藏时间对鲍鱼肌肉组织结构影响较大,冻藏3个月的鲍鱼肌肉纤维间隙比新鲜鲍鱼的大,但继续延长冻藏时间至6,12个月,肌肉蛋白凝集,间隙减小。不同冻藏温度和时间的鲍鱼肌肉胃肠液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顺序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且不同冻藏温度下贮藏鲍鱼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何艳春  莫秋瑜  黄瑞松 《广西科学》2019,26(5):497-502,510
本文建立了十味参归灌肠液的质量标准。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制剂中的延胡索、丹参、桃仁、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上述4味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色谱图特征斑点分离清晰、集中;建立的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和重复性高,丹酚酸B对照品进样量为54.55~545.5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酚酸B回收率为102.77%,RSD=1.01%。本文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有效控制中药制剂十味参归灌肠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两种不同脾虚造模方法对小鼠肠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徐复霖,唐铁军,陈育尧,刘玉生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制造是脾虚证实验研究的基础。如何造成动物最大限度地接近人体脾虚证候,近十余年来国内做了大量探索,目前报道的造模方法已多达10余种〔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