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卢文弨(1717—1795),清代著名学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活动。卢文弨生活在雍正、乾隆两朝。当时政局比较稳定,文苑儒林群芳争艳。从本年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卢文弨与当时的杰出学者如戴震、王念孙、段玉裁、翁方纲、钱大昕、秦蕙田、桂馥、梁玉绳、汪中等人之间频繁的文化交往与切磋活动。卢文弨本人以校勘名家,深为学界所推重。  相似文献   
2.
有清一代,没有设立专门的国家图书管理机构,除了翰林院有部分藏书外,清前期的藏书机构包括从藏书机构的建制、藏书机构主要职官的官制和俸禄、藏书机构主要职官的地位、藏书机构主要职官与科举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杨晓伟 《科技资讯》2014,(31):160-161
历史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程,任何历史现象都与一定的时间、年代相联。年代标定了史实在历史过程中所占的位置,反映史实的先后、进程和相互联系,从而让我们认识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从高中历史学科设立之初,重视年代时间,采用年表便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一贯坚持的传统。历史年表是传统历史教学留下的宝贵资源,在新课程下年表作为教学资源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年表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也日益成为实现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主要从年表资源的概念及形式、开发原则及方法、运用及作用几个大的方面作了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黄泛区沙丘上散生的黄连木树轮宽度进行生态学研究,以便揭示研究区黄连木的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树轮差值年表中有较高的平均敏感度、信噪比和样本总体解释量,表明年表中含有较多的高频气候变化信息.年表序列与气候因子(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降水量和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的相关结果表明:树轮宽度与前一年7月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以及当年6月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前一年9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前一年12月、当年2月及6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尤其与前一年7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当年2月降水量的相关性最高;与前一年11月至当年9月PDSI指数值都呈显著正相关,尤其6月和1-6月时段最突出.在此基础上,又对树轮序列中最窄和最宽年份进行了月均最高气温和月降水响应的实证分析,树轮宽窄变化与相关值最高的7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和2月降水量及1-6月PDSI指数值的对照分析,并建立了树轮指数与1-6月PDSI指数的模拟方程.最后,利用树木出现的时间推断沙丘的形成应该与1938年花园口决堤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1996年,国家组织了200多个学者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于2000年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个年表把中国的历史往前推了1200年,到公元前2070年。中国的历史究竟有多久?  相似文献   
6.
“布燮”这个称谓是南诏大理历史上的重要概念,对其含义有多种不同解释,本文详细地考释了这一称谓的来历及演变,指出这个称谓应当是民族与的汉字译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秦岭东部地区树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为该区域森林资源管理及抚育更新提供数据,并为气候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明朝为加强两广地区管理、维护南疆安全稳定,从景泰年间开始设置两广总督。多年以来,学界对明代两广总督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明人对总督一词使用的宽泛和混杂,以及各类著作对任职者的就职情况未加详查,导致学界对两广总督的任职人数至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对《弇山堂别集》《国朝列卿记》《(道光)广东通志》《明督抚年表》等四部史志进行互勘,重新审订明代两广总督这一重要职官群体,考辨出任职者共计72人。  相似文献   
9.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is a 30-amino acid peptide hormone, which has the regulatory function of stimulating the secretion of insulin to balanc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is study, marker-free expression vector pX6 with a fusion gene of ten tandem repeated GLP-1 analog ([Ser8, Gln26 and Asp34]-GLP-1) genes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cucumbers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method. Four transgenic lines were obtained by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and two transgenic line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the fusion protein (named GLP-T), which was reveal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rum glucose level of diabetic rat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GLP-T extracted from the transgenic cucumber fruit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may provide a brand-new strategy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diabetes with no pain.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的角度按时间序列尽量弄清黄河及其支流究竟在何时、何地出现河清,持续多久、发生的范围及其程度,以及朝野做出的反映与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